第109章

太上皇清醒过来了,京城自然就停止了戒严,原本人心惶惶的京城终于得到了安定。

戒严一过,杨氏就赶忙备好了礼物,与儿子儿媳一起来到了荣国府道谢,顺便准备将孩子接回晋阳侯府。

“亲家母也来了?你们可有受惊?”王夫人见杨氏带着女儿女婿来接孩子,担忧的问道。

“我们都很好,相公去给父亲请安了,晚点再过来给母亲请安,孩子可有闹母亲?他晚上睡觉最是不安分”元春接过孩子问道。

王夫人小心的将孩子放到元春怀中,道:“孩子很乖,知道你们两个有正经事做,一点也没哭闹,你和长安都是脾气好的,这个孩子也像你们两个,脾气温和。”

“这次多亏了亲家母了,这孩子在亲家母手边养着,都长胖了不少。”杨氏道。

“都是奶娘的功劳,这次情况比较危急,亲家可受惊了?”王夫人自然知道元春和沈长安执意回去的原因是为什么,就是为了杨氏,她是知道晋阳侯府的情况的,她也觉得情况危急的时候,晋阳长公主母子未必不会做出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来,真是可惜了杨家妹妹,杨家妹妹曾经在京城可是与贾敏齐名的京城双姝,当年可是京城的美谈。

虽然贾敏未出嫁时,与她感情不怎么好,经常闹矛盾,也不得不说,贾敏确实相貌、才华、家世都是一等一的,杨家妹妹与贾敏齐名,自然也是模样、相貌、家世都不输贾敏,可惜遇人不淑,遇到了那么一个男人。

“有元春照顾,我一切都很好,亲家把元春生得真好,我家长安能娶到元春,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杨氏感叹道。

“长安也是好孩子,经常过来陪着他岳父说话,有长安陪着,我家老爷都精神多了。”王夫人笑道。

王夫人和杨氏两亲家相处的极为融洽,很快,两人好得像是多年的姐妹一样。

三人说了一会儿话,便去贾母那里给贾母请安了。

王夫人她们来的时候,薛母正把贾母逗得哈哈大笑。

“老太君!”杨氏给贾母行了一礼。

“快坐快坐,刚刚还在说呢,京城如今解除了戒严,知道你来了,趁着人多热闹,家里好好的庆祝一下,你和元春两夫妻用过晚膳再回去。”贾母邀请道。

“对呀!现在正好又是正月,合该热闹热闹!亲家母留下来用顿晚膳!”王夫人也道。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杨氏没有拒绝,看着其乐融融的荣国府,再想想晋阳侯府,杨氏果断的选择了留下。

薛母看着杨氏,想起了她与薛宝钗商议的要挑破金玉良缘的事情,正好晋阳侯夫人也在,如今是最好的时机。薛母凑到王夫人耳边,状似小声在问,实际坐在两人附近的人都听得到的音量说道:“姐姐,我拜托你找的那一对世外高人还没找到吗?”

王夫人摇了摇头,“高人的行踪琢磨不定,还没找到,你这么急着找他们要做什么?说不定我们能帮上忙。”

薛母有些为难的看了看王夫人。

王夫人叹了口气,“如若你真不愿意说便罢了。”

薛母道:“其实也不是不愿意说,就是涉及到宝玉,让我有些踌躇。”

听到涉及到宝玉,王夫人眉头皱了起来,她紧张道:“是什么事儿涉及到宝玉?是这孩子又闯祸了吗?如若是闯祸了,我让他老子教训他。”

“怎么了?宝玉怎么了?”贾母也听到了宝玉的名字,关切的问道。

薛母一脸的为难,道:“不是我不愿意说,实在是这事儿有些荒唐,所以想找两个高人问清楚情况。”

“怎么荒唐了?”贾母道。

薛母见王夫人和贾母追问,只能当做豁出去了,她道:“这件事我憋在心中也闷得慌,老祖宗、姐姐,我就实话和你们说明白吧,姐姐我应当和你说过,宝钗出生就带着热毒,后来是有人给了冷香丸的方子,这才压制了热毒。”

王夫人点头道:“是有这回事,那方子十分的新奇,是要娶花蕊、雪、露等,制成名为冷香丸的方子。”

“给宝钗方子的高人就是之前给宝玉治病的那两个高人,只是,他们给了方子,又顺便给了宝钗一个金项圈,其实金项圈也没什么稀奇的,咱们家中想要多少金项圈不成,怪就怪在金项圈上还刻着几个字。”薛母道。

“什么字?”王夫人下意识的问了出来。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薛母道。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王夫人念叨着这几个字。

“是不是很像是一对,原本我得知宝玉随身携带的那块玉上的字,就有些惊诧,只是,我们一个商户人家的小姐,怎么配和宝玉成亲呢?所以我一直都没说,只是后来,那两个高人又出现了,还是来医治宝玉的,还留下了莫要错过金玉良缘的话,这就让我有些坐不住了,就想找高人们问问,究竟是什么情况?这才拜托姐姐,想找到高人问个清楚,什么金玉良缘?”薛母一脸为难的将整件事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