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酿酒(第2/3页)

其他家庭成员也想学螣蛇那样,可惜最后只有狗子们有那么锋利的牙齿。

因为这一道美食,大家对酒叟的态度都变得热情了。

丹参果们尤其喜欢这个老爷爷,平时没事的时候围着酒叟问东问西。

酒叟对大人态度不怎么样,对小孩倒挺有耐心,尤其是丹参果们这些连人形都修不出来的小精怪。

全家中,丹参果们和酒叟相处得最愉快。

狐兔们也挺喜欢酒叟。

总的来说,这老爷子虽然对江荇和杭行一没好气,但和江荇家的小家伙们都相处得不错。

江荇想来,酒叟要不是骨子里挺好,也当不了土地神。

酒叟很快把他的特制酒曲给拿过来了。

他的特制酒曲通体红色,江荇看久了,发现酒曲似乎还会动。

等多盯着看一会,酒叟说道:“看也没用,这些都是灵物,除了我之外,谁也制不出来。”

酒叟说这话的时候非常得意,连山羊胡都翘起来了。

江荇收回目光,他对这种会动的酒曲没有太多的兴趣,就算能制出来,他也不想制作。

术业有专攻,某些东西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比较好。

酒叟将酒曲拿回来之后指挥他们把柿子搬去清洗,又让他们把多年生稻的稻米浸泡出来。

多年生稻米泡过再蒸,会有糯米饭的效果。

在清洗柿子的时候,酒叟检查了一下酒缸,抽着烟说道:“你们家这些酒缸完全不合格啊,以前装过什么东西吧?”

江荇:“以前装过米和一点杂物。”

酒叟嫌弃:“那不行,米和杂物的味道塞满了酒缸的缝隙,用这样的酒缸酿出的酒会有一股异味,你们得再去找干净的酒缸过来。”

江荇没什么意见,反正买干净的酒缸也不费事。

酒叟又强调:“一般的酒缸不行,你要去买几个大陶缸,要土法子制成的新缸,那种藏酒才会有独特的味道。”

这个江荇也有路子,帮他们制作咖啡罐的陶坪村就保留了土法大缸,他联系赵维延,直接买几个就行。

江荇在聊天软件上联系赵维延。

他上午联系,下午赵维延就开着三轮车把他要的陶缸给他送过来了。

一共十口陶缸,都是肚大口小的新陶缸。

赵维延特地给江荇挑了最好的缸,还不让江荇给钱:“这些缸又不值钱,你先用着就是,我先回去了,咖啡罐我们会准时交货的。”

江荇谢过他,在社交软件将钱给他转过去,强硬地让他收了。

赵维延一连给他发了好几个表达感谢的表情包。

酒叟很少对什么东西感到满意,看到这些新陶缸,他摸了摸陶缸的边缘,说道:“不错,我们的酒就是要这样的缸,酿造起来才够带劲。”

说着,他又嘟囔了一句:“现在那些年轻人酿酒都用塑料桶了,算什么回事?”

江荇:“那这十口缸够了吗?”

酒叟:“尽够了,你们家的柿子到时候一入缸,实际也没多少,不要眼大肚子小。”

江荇笑了笑。

他们家的人多,帮手也多,酒叟毫不客气地指挥他们将柿子一个个洗干净,晾干水分,再压碎。

不能用刀切,而是用大石头直接压碎。

那样的碎柿子才能尽情释放汁水,刀切的不行。

酒叟出十分力才能酿出十分的酒,偷一点懒都不行。

经过了这几天的放置,江荇家的柿子更加软,轻轻一捏就能压碎,倒也不算太麻烦。

压碎了的柿子拌上蒸熟的米饭,再拌上酒曲,很快变成了一缸缸紫红色的酒糟。

酒叟说道:“你们要想获得最好的酒,把这些大缸放到院子里就可以了,不过外面要用棉被包起来,上面最好盖点什么东西。”

酒叟:“白天保证酒缸不要太热,晚上不要太冷,最好能日晒夜露,那样酿出来的酒口感最柔顺,味道最香。”

江荇:“这个要求有点高,我想想要怎么弄。”

酒叟轻哼一声:“要是要求不高,岂不是谁都能制作出最好的酒?”

江荇想了想:“那用棉被把酒缸裹起来,上面再盖一层树枝,行吗?”

村里就是这么酿酒,等酒入缸之后用棉被把酒缸围起来,保证酒缸发酵的温度。

他们去年也是这么干的,酿出来的酒不错。

酒叟同意:“可以,你先拿棉被过来,我看看包成什么样。”

江荇家没有足够的棉被,要用来包酒缸,他们得出去外面再买。

镇上就有弹棉花的铺子。

江荇直接买了十床大棉被,把弹棉花的人家的被子全清空了。

棉被还好说,砍树枝比较麻烦。

主要他们家没有种树,外面的树都是野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这样的树一般不让砍。

江荇最终决定把他们家的竹子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