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翌日,魏祥开始在公司内部招募团队。

刚开始谁也不想去巴基斯坦,毕竟那可是语言不通的地方,信仰也不同,谁知道能不能卖出去呢。

但是等他将条件列出来的时候,众人都傻眼了,条件不是一般的丰厚,出差补贴更是高得惊人。一年卖出10万辆车,整个团队将能得到20万港股。

20万港股,就算平均分,一人也能有1万港股,也就是十万块钱,比一年工资都多。

许多销售员抢着报名。

而魏祥从中挑选肯吃苦耐劳的几位销售,又从外面招了一批销售员和两位翻译,凑成了20人小队。

苏以沫特地给他们开了个送行仪式,并且当着全体员工的面许诺只要他们完成目标,一定会再兴办一场发放奖金的仪式,请大家做个见证。

虽说有些销售员只想待在国内,不想出去冒险,但是同事出国开拓市场赚到钱,这意味着他们未来也有机会。自然都是鼓掌祝贺这些能够旗开得胜。

魏祥握住苏以沫的手,“一年后,无论事成与否,我都会如期而归。苏总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苏以沫点头,“有困难只管找我。我的电话24小时为你开机。”

魏祥一行人出了公司上了大巴,很快消失在街口。

他们的离去供职工们在公司茶余饭后讨论好几日,而后又恢复平静。

这天苏以沫一身疲惫回到家中,张招娣百无聊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手里还捧着营养师为她做的吃食。

看到女儿回来,她立刻放下筷子,示意她过来,“公司怎么样?”

这些天只要苏以沫回来都会被母亲询问,她还是那句话,“挺好的。您就放宽心吧。您好好养您的身体,我就好好管理我的公司。”

张招娣从小到大就没过过这么悠闲的日子,“我现在身上都长毛了。”她指着电视,“天天看广告,无聊死了。你就跟我透露一下吧?我给那个郝思明打电话,他搪塞我。是不是你授意的?”

苏以沫冲她笑了笑,“您当初可是答应好了,让我管三个月,这才一个月不到,您就受不了啦?”

张招娣见女儿不肯说,也是无奈,“你不肯告诉我,是不是怕我不同意你的政策?来个先斩后奏?”

苏以沫摇头,“我不是怕你不同意。而是一个公司不能有两个老大。这样下面的人会阳奉阴违。”

张招娣仔细一想倒也有几分道理,拍拍女儿的手背,“行吧。”她岔开话题,“对了,我刚刚看新闻见到许聪了。”

苏以沫好久没听到他消息,没想到对方居然上了电视,同时她又纳闷起来,“他怎么会上电视,难道他也当明星了?”

张招娣摇头,“不是。财经新闻播出的,好像是他的科技公司上市了,一扫而过,我连他公司名字都没记住。没想到他这么厉害,年纪轻轻就把公司做上市,真的是青年才俊啊。”

苏以沫猜想,“可能是他爸老家拆迁,用拆迁款作为第一桶金吧?还是您更厉害一点,白手起家。”

张招娣笑了,“我是沾了时代的光。以前做生意很容易就赚到钱,现在难喽。而且他爸后娶了老婆,就算分拆迁款,也给不了他多少。他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将公司弄上市,还是很了不起的。”

苏以沫笑着点了点头,“确实挺厉害的。”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苏以沫都在忙着更换公司管理模式。

之前她召开高层会议,提出规范化管理,许多高层提出聘请在留国担任CEO的人帮公司制定方案。但是苏以沫之前看过袁凤找的那几个国外管理人员,水土不服,好几年才把赛兴达管得似模似样。

以前还有时间折腾,现在竞争压力这么大,她可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他们适应。

她直接聘请了三位非常优秀的CEO当顾问,分别在国内、美国和德国三个不同国家担任过CEO,她让他们分明讲明三个公司管理模式,从中取长补短,设计出一套最选进的管理模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学美国,在产品开发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学IPD和ISC。在生产和品质管理方面学德国。

设计后,她让全公司员工都按这个管理体系来配合,然后再结合实际需要通过不断管理,一次次变革,最终公司逐步构建起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驱动的“端到端”流程型组织。

全公司员工都因为她搞的这套管理体系忙得不可开交。

之前大家做事散漫,现在做每一件事都需要走流程,这让习惯自由的大家心里有些憋屈,但是再也没人敢小觑小苏总。

只因为他们看到了晋升的希望,连郑小草那种木讷的人都有机会,他们凭什么不行?

苏以沫坐在办公室查看管理系统的申请情况,大家都很配合,现在工作效率也比以前要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