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四界十五(第2/4页)

负责晾晒烘干的工人就要签契,因为烘房原始,基本上工人要一直留在烘房给菌菇翻身,防止烘过头了。

既然在这里加工菌菇,包装也直接做好,所以还需要竹篓和藤篓,也是找人过来工作,计件制。

就这么一折腾,原本暮气沉沉的抚县,顿时注入了活力。

采摘菌菇谁都可以,大人小孩齐上阵也行,不耽误农活。

在加工点工作就更好了,有免费的一顿饭吃,还有工钱拿,不知道多少人挤破头想要进来呢。

卢子钰还听闻,有人不吃供应的那顿饭,只吃自己带来的,卢子钰不解,邓大通解释道,“大少爷给的虽然是杂粮饼子杂粮粥,可这也比他们平日里吃的好,所以就省下来带回家。”

卢子钰默然,对百姓生活的艰苦又有了新的认识。

准备了几个月,第一批菌菇总算要运走了,请的护卫还是卫所里的人,白县令比卢子钰都紧张,就怕这批菌菇卖不掉,然后这位知州的胞兄拍屁股走人,让抚安县一团乱。

卢子钰把邓大通留下,自己带着商队出发了。

虽然走来走去都习惯了,这破路还是让卢子钰头疼,这回这批货出货顺利的话,得想办法把抚州的主路修一修了。

一路马不停蹄赶到杭州,卖货的事交给穆婉,女子会所里基本上都是世家太太夫人们,或是富商女眷,这点货还真是分分钟就卖光了,连市场都不上。

卢子钰去工匠村,找邓二,让他尽量多收罗匠人,什么都要,然后去木匠那里商量如何再改进一下车辆。

她给工匠村定了奖励规则,就是能改进出好用的东西都会有丰厚奖励。

工匠村给的待遇不低,专研新品还有奖励,现在几乎人人都在鸡血上头,彩妆护肤品都出了好多品种。

玻璃琉璃器皿的工艺也越发精湛起来,器型也越来越精美,窑都已经有三个了。

其实算下来辽州这点赚头根本比不上雅颐居,花费的心力却不少,只卢子钰也不是以赚钱为最终目的,她穿越了一回,如果没本事,那就独善其身,可她现在也算有能力,那么就试一试能不能造成一些改变。

最起码抚县那里很多人都盼着她能回去,能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

回程也不是空车,卢子钰也备了一些货品回去,她还考虑过弄些盐去抚县,穆婉阻止了她,“官盐价贵,你这里买了贩运过去那就更贵,谁吃你这高价里的高价盐?私盐违反律法,虽则二公子是知州,这一条也不好触碰,你只要给那里的百姓结了钱,他们自然会想办法买到自己要的东西。”

这倒也是,现如今盐价贵的离谱呢。

那么卢子钰只能备些其他货物了。

等回到抚县,白县令眼巴巴看着卢子钰,卢子钰灿然一笑,“白大人吩咐下去吧,各处收购点可以来结钱了,只一点,拿钱回去分文不少交给百姓们,哪个点私下贪污了,被我知道,我就取消他的收购权。”

白县令牙花子都笑的露了出来,“好的好的,肯定不会有!”

这些菌菇干货虽然卖的不错,刨开成本运费其实赚的也不算多,但只要能赚,卢子钰就有信心投入下一步的计划。

收购菌菇的钱发了下去,白县令听着师爷告诉他的消息,忍不住感慨,原本本地百姓卖儿鬻女的多了,新生儿养不起掐死溺死的都不少,今年却少了!

现在在外头转一圈,虽然百姓依旧穷困,脸上却多了名为希望的笑容。

有户人家家里儿子四个,成了亲的两个,剩下两个没钱成亲,自从抚县开始收购菌菇,一家老少十几口人简直没日没夜去寻摸采摘收购点需要的菌菇,然后伸着脖子盼,盼来了十七吊钱!

从未见过这么大一笔钱啊,这下子两个小儿子的婚事也就有了希望!

还有一户人家,媳妇怀着孕呢,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了,肚子里这个虽然没说明,全家都有准备,那是养不活的。

现在好了,三个孩子都采了不少菌菇,大孙子沉稳道,“奶,娘肚子的妹妹我们要养的,我去采菇子养她。”

当奶奶的抹眼泪,那是高兴的,“养,我们指定养,你怎么就说是妹妹呢,说不定是弟弟。”

大孙子道,“弟弟妹妹我们都养!”

整个抚县就像是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县令很高兴,就是有些担忧,他这辖区内菌菇虽然多,可这也不是无穷无尽,一年也就那么一段时间才有,没了怎么办?卢大少爷愿意留下继续收购吗?

然后就听到卢子钰准备建几个大棚试验种菌菇,她也不要肥田,荒地也行,反正种植菌菇也不需要土地肥沃。

这个地她是买下的。

白县令大喜过望,给卢子钰找了十几亩地,全是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