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羡慕嫉妒恨(第2/3页)

同时,还得把复杂到极致的现代科技全都塞进手机,那后世的智能机款式几乎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而当下,在诺基亚、摩托罗拉、微软、黑莓、苹果、三星,所有同赛道竞争的企业之中,三石可能是唯一不用走弯路,直奔主体的公司。

其它公司还在探索,包括之前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翻盖、滑盖各种异形手机,也是在探索符合所有要素的设计方案。

齐磊怎么可能轻易扔掉这个优势呢?

可不扔怎么办?那就只能追求极致。

“我们暂时还做不出来比英特尔更好的芯片,也达不到米国企业的整合能力。”

“像是苹果啊,微软啊,我们更比不了!”

“那怎么办呢?光靠我在外面吹,是吹不出来世界第一的。”

“只能是电池容量大一点,手机做的薄一点,漂亮一点,屏幕清晰一点,再加上快充技术等等,从细节上扣,提升用户的整体感官和使用体验,才有希望赢。”

“不然……”一摊手,“不然怎么办?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最后回到打价格战的层面,靠中国廉价劳动力来抢占低端市场?”

南老听罢,陷入了沉思,最终,“听你的!”

“不过!”南老话锋一转,“电池咱们听你了,可照相功能的镜头怎么办?”

这又是个难题。

“镜头?”齐磊皱眉,“不是和尼康在谈吗?”

南老一听,苦笑到老脸的褶子都挤到一块儿了,“还好意思说尼康?他们是真敢开口!”

“他们的意思是,可以做,但是要20亿米元的研发经费。成了之后,专利还没咱们的份儿!”

齐磊,“……”

好吧,这事儿他还真没过问。

尼康已经是鲍尔森的了,理论上,就算不说是自己家的,也属于近水楼台吧?所以,手机镜头这个问题上,齐磊就没太操心。

尼康最牛的当然就是光学技术,尤其是数码相机。他们做手机摄像头根本就没难度,就是把相机镜头做一个小型化的问题,连数码程序都是现成的。

所以,中国总部,还有北美三石,镜头的任务都和尼康在接洽。

怎么开口就20亿米元?还有专利问题?

“我问问鲍尔森。”

说着话,齐磊就把手机掏出来了,“喂?尼康那什么情况?”

齐磊和鲍大爷当然不用客气,他相信鲍尔森没那么蠢,一个镜头还想捞一笔。

而事实上,还真不是鲍尔森的问题,他格局不至于那么小。

“齐,这事儿有点复杂,真的不是我的问题。”

怎么说呢?手机镜头可以分三个部分,光学镜头模组、数控程序,还有控制芯片。

镜头模组要求的是精度、机械性能,而只有这些还不够。

所谓数码相机,就是还需要程序对捕捉到的图像进行校准优化,而程序又需要专用芯片来运行。

说直白点,同样的两个镜头模组,程序不一样,拍出来的色彩饱和度、像素也不一样,而两块不同的芯片运行程序的效率等等也不一样。

在手机镜头这方面,最有优势的无疑是诺基亚、摩托罗拉这种老牌手机厂商。

再怎么说,人家也是玩了好多年了,镜头模组、程序和芯片都有底子。

其次就是尼康、佳能、莱卡这些传统数码相机企业,镜头模组可能没有往手机应用上发展,但是数控程序、芯片技术甚至比手机厂商还要成熟。

最后,就是三石、苹果、微软这些新势力了,要啥没啥。

本来有,鲍尔森收购了尼康,这对三石系来说是个好消息,走在了其它公司的前面。

但是问题是,别人也不傻,尤其微软和苹果这种公司。老牌强企不是闹着玩的,无论是从前瞻性,还是研发实力上来说,都没法比。

鲍尔森收购尼康,他们就发现了镜头上可能存在的威胁,所以动作一点也不慢。

而人家的反制手段,简单粗暴到让齐磊羡慕嫉妒恨。

鲍尔森,“这么说吧,镜头模组、数控程序都是尼康的,搞新研发也花不了什么钱。但是,所有的数控程序的基础指令集,还有数控芯片专利,都是米国的,或者说都是硅谷控制下的。”

这里说的不是芯片,数控芯片不难,日本能造、欧洲能造,但是专利是英特尔等等硅谷企业的。

“只凭这一点,他们根本就不用追,直接断了尼康的芯片供应。”

“没办法,我只能找到白宫,还有很多关系从中调停,才用禁止恶性竞争的名义把这个问题叫停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尼康负责手机镜头的研发整合,米国企业公平采购不能设置门槛。”

这句话的重点不是公平采购,而是“米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