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不差钱儿(第4/6页)

“他们更看重的是内地的市场,还有这种综艺尝试。价钱还可以谈,甚至戎少的经纪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报酬方式,说是学好莱坞,采取分红制。”

“你要不要考虑一下?这样成本能降不少,而且风险也小。”

和齐磊熟的,都知道这家伙贼不走空,赔本买卖他从来不干。

所以,董北国不是唯一的一个聪明人。

对此,耿大爷出声儿了,“这倒可以考虑一下。”

“石头和那两个人关系不是很好吗?分红就分红呗,有钱大家一起赚!”

提醒齐磊,“你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合作,绑到一辆车上,对咱们也有利。”

齐磊这边沉吟着,“分红?不是不可以。但是,得分跟谁分。”

和董北国分,齐磊求之不得。

和戎少、梅姐分,齐磊也是乐意的。但是,和他们的经济公司分,那就另说了。

绑上战车的是人,而不是他们身后的公司。

在群内打字道,“这事儿你们就别操心了,我有我的想法。”

周桃一听齐磊似乎不认可,那就没什么说的,似乎已经养成了习惯。

大事小情,齐磊拍板儿,大家已经习惯了。

“那现在怎么办?芒果台的报价怎么处理?我看他们是不会轻易松口的,没得谈!”

齐磊琢磨了一下,脑子里闪过可行的播出方案,广告分成?用收视率对赌?等等。

可是,特么的,神烦芒果台!

干脆道:“那就不搭理他们!”

周桃,“不搭理他们,我们卖给谁去?”

齐磊,“无所谓了,大不了就不卖给他们,咱们在网上播!”

众人,“……”

好吧,真看出来了,这贼不走空的,这回好像就是奔着放血去的啊!

这是打算赔钱了?

网络播出,这和后世没法比较。

一来,没有付费收看这一说儿。

二来,互联网的规模和后世的移动互联网也是没法比的。

在2001年,即便互联网蓬勃发展,可是主要传播媒介还是电视。所以能上电视台,才是正经出路。

这玩意和新闻还不一样,齐磊可以借助网络力量把他的那些新闻炒热,那是因为新闻的易传播性。

可是一个节目,一期就一个多小时的时长,如果网络是源头,那就很难离开网络。

要是真的网络播出,即便节目的质量过硬,观众接受,也意味失败。

真的就是赔本赚吆喝了,而且还是没多少人能听到你吆喝那种。

齐磊当然也不想网络播出,做赔本买卖。

这话就是敷衍一下大伙儿,他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想让大伙先别想这么多。

等拍出成片儿之后,起码有个两到三期的成品,到时给这些电视台看过之后,再去想卖不卖得掉的问题。

谁让咱有钱呢?两三千万就算真打的水飘,也问题不大,起码齐磊的很多附加诉求能达到。

比如,让晓儿亮相。

比如,带着张国戎和梅姐一起。

再比如,做一点他觉得有价值的事情。

大不了以后不赚这个方向的钱了呗!

“先拍出来再说吧!”

……

——

大伙听齐磊的,芒果台那边就暂时扔着不管了。

而芒果台……怎么说呢,高手如云吧!

这是国内最早打开视野,最先进行市场化运作,也是最成功的一家省级电视台。

而且,不单单是芒果卫视一个频道从一众省级卫视之中杀出一条血路,他们是一群。

卫视、经视等等一大票频道,都做的风声水起。

在这个年代,已经有了快乐大本营。

而且,收视记录二十多年不破的《还珠格格》,也是芒果的手笔。

敏锐的嗅觉,以及精准的市场洞察能力,不但使得芒果台稳居国内卫视第一的宝座,同时也为芒果台历练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材。

这些人材,可不仅仅是站在台前的主持人而已,芒果台的片源采购部门同样的是精英汇聚。

三石公司这边一没动静,放在别人家,无非就是猜测两种可能:

第一,三石公司对报价不满意。

第二,三石在玩谈判技巧。

可是芒果台马上就想到了第三种可能—人家不差钱!

而推断出这个结果的依据,除了三石公司自己本身的实力之外,就是,“要是差钱,就不找张国戎和梅姐了。”

那这个判断对片子的采购有什么影响吗?

有的,而且很大!

首先,芒果借《还珠格格》一、二,赚的盆满钵满。

最高62%的收视率,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可以说,在电视剧这一块儿,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广告收入,更是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