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第2/2页)

记者凯特就是其中一个。

她本身也是钢琴系出身,不过大学毕业之后就清晰地了解到了自己的天赋上限,毕业后果断放弃了千军万马走钢丝的独奏家职业路线,性格也不适合教学和伴奏,于是另辟蹊径成为了一名古典音乐记者。

而她的成名作,则是一篇关于贝多芬的访谈。

一战成名。

当年她不过是26岁,在巴黎里混了三年,住在巴黎的郊区,穷得交完了房租就只剩下饭钱,每天上下班只能靠腿走三个小时的路,公交车都搭不起。她能在巴黎呆下来,完全就是德国人偶然的一把善心。

因此,她和贝多芬长久而隐秘的联系就这样保留下来。她也是经常能够拿到浪漫社信息的记者,并靠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成为金牌记者。

时至今日,她和浪漫社,特别是贝多芬的关系都没有断,也因此格外关注相关的新闻,更是第一个清晰认识到狗卷荆钢琴问题的记者。

狗卷荆的曲子还是贝多芬辗转交给她的!

她兴奋了一整个晚上。

这是一个爆炸新闻,炸的不仅是她,还有浪漫社、杂志社,甚至那些贵族们!

浪漫社在抗争了这么多年之后,原本似乎已经脱离了普通音乐界,被供奉上了神界的感觉,凯特觉得贝多芬未必乐意,但在民众间的感觉就是如此。而近几年由于灵感枯竭,创作的曲子越来越少之后,凯特就感觉到,被架了上天的浪漫社又呈现一种摇摇欲坠之感。

她不知道中间的原因,暗自着急,现在却觉得狗卷荆是突破口。

她仔细分析了狗卷荆之前公开的视频,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有些漫不经心,看着看着就专注了起来,到后面甚至是一首一首曲子扒他的技法,特别是那些细小的装饰音和习惯性动作!

凯特一路追溯,可惜巴赛之前的视频寥寥无几,不然年纪更小的狗卷荆肯定能泄露更多关于他老师的信息!

不过现在的素材,也足够她编写一篇报道了。

在这之前,出于交情和未来的合作,她发了条信息给贝多芬。

德国人向来实际,一是一,二是二,这次却只回了一个句号,凯特摸不清头脑。她就用她的方式去理解:既然没有拒绝,那就是可以。

于是凯特放下了一颗炸弹:《狗卷荆的老师——真相藏在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