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2页)

“练不好呜……”

可爱的小呜音。

肖邦想起门德尔松的孩子,和小荆差不多的年纪,进入了叛逆期把门德尔松给头疼坏了,但是小荆完全没有叛逆期的样子,反而越长大越可爱了。

小时候长着一张小天使的脸都不会撒娇呢。

“我倒是觉得你可以以你现在的心情尝试一下呢。”肖邦说:“和器乐不同,演唱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反应。弹琴的时候还会得人的脑子思考,传递到手指,再由手指操控乐器才能发出声音,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能通过很多细微的操作带出更加丰富的情感表述,但是声乐不同。”

“——它更直接、更迅速,能像剑一样刺入人的皮肤,将单一的强烈情感直接传递。”

“我倒觉得小荆在这方面一直很擅长。”

“实在不行,那就别管原唱了。”肖邦给了他一方非常不靠谱但又有实践意义的方案:“小荆就是小荆,以小荆的方式来处理不就好了吗?怎么弹琴的时候会,但是现在又忘了?”

波兰人如愿以偿看到小弟子又精神起来。

真好哄。

他们的话题不知道怎么就转到了莫扎特身上。

肖邦沉吟半晌,说道:“作为浪漫社的领头人,贝多芬和莫扎特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创作理念的音乐家,贝多芬愿意用音乐表现生命的喜怒哀乐,反抗与奋斗,可以说是把自己的人生融入了自己的音乐当中。但是莫扎特刚好相反,他愿意用音乐表达欢乐的一面,却很少把自己的愤怒和负面带到音乐里。”

“性格不同?”

“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更多的跟人生经历有关系。”肖邦想了想,小荆也到了该上这一课的年龄了,“你也弹过不少作家的作品了,像我的、李斯特、德彪西、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人,有什么感觉吗?”

狗卷荆认真思考了一下,“作品的习惯不同,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不一样,表达的主题也会有很大差别。”

“没错,总结来说,就是人生经历导致的创作理念不同。”波兰人还是用莫扎特举例子:“我们都知道,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就以神童出道,到现在为止再也没有比他更小、更有才华的孩子在那种年龄出道,但实际上莫扎特的神通光环之下是不断巡游演出的童年,在十六岁之前他从来没有长期居住过一个地方,而且除了练琴之外几乎没有接触过其他事物的真空状态。*”

“这段时间的经历对于莫扎特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

狗卷荆想起之前老师们聊的八卦,小声问道:“花钱如流水?”

“哈哈哈。”大手大脚花钱的莫扎特也是他们浪漫社的一个神奇现象了,活脱脱像月光族,每到月底都会跑到同行家里蹭饭吃。

肖邦对他眨眨眼,已经年纪不小的波兰人莫名其妙多了俏皮感,让狗卷荆兴奋了起来。

“这也是一部分,还有花心、热爱舞会派对等等各种问题。”真的要论私生活作风,莫扎特其实没比李斯特好多少。

不过比起后者,莫扎特哄女人又特别有一手,导致他现在都没闹得跟李斯特一样,养活了一条街的小报。

“不过莫扎特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期,他的低谷期比我们想象中都要长和早,所有人都以为他起不来了。”这段往事说起来还有点伤感,“所以他听你这首歌,说不定还真有点小感触。”

新的一周,莫扎特听完狗卷荆再次试唱,不客气吐槽:“肖邦是给你吃了什么神奇小药片吗?这么快就开窍了?”

狗卷荆一愣。

他又说:“该不会是给你说我了吧?”

狗卷荆:“……”

音乐天才露出了一个尴尬中又混杂着没好气,没好气中又有点无语,就在狗卷荆要解释的时候,他这点情绪又迅速被自己所消化了。“算了,好了,我们继续下一首。”

狗卷荆:“……”

酝酿了一肚子的话再次憋回去。

看他吃瘪,莫扎特笑起来:“又不是大事,我没生气。我那点经历,找份报纸都写得差不多了,要生气我早就气够了。”

“而且人生,也不止的那些。”

“除了难过还会有快乐,除了悲伤还会有喜悦。”

“这些才是最重要。”小个子音乐家笑道:“就像你的歌,比起技法、歌词、原创想法这些东西,你想表达的才是最重要的,你的感情才是最真实的,你想传达出去的才是你站在台上的目的。”

狗卷荆第一次那么深刻的理解到,音乐的本质——音乐就是情感展现、表达、传递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