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2页)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10被称为钢琴奏鸣曲中的皇冠明珠,它的演奏技术难度不高,但是弹得出来和弹得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演奏的方式表现了演奏人的对乐句中的音乐逻辑和内涵的理解,轻重、缓急、连断……所有的细节共同形成一份属于演奏者的答案。

内含丰富隐喻的长颤音,模仿小提琴的音色、出现在乐章之中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将弦乐四重奏的创作经验运用到钢琴上,让钢琴的演奏更富有色彩和对比;将巴洛克时期的赋格音乐吸收发展,加入更多复杂而又具有织体性的元素,让赋格融入奏鸣曲当中;使用浪漫派元素的调性和和声,加强音乐的细腻和情感,突出了贝多芬奏鸣曲的艺术性性和抒情性……

也只有贝多芬这样的大师,才能如此自如地将各种音乐元素和谐又自然地统筹运用,从中创造出新的东西。再也没有一首曲子会像Op.110这样经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和理解,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自己的思考。

Op.110的第三乐章是这部作品当中最为闪耀的部分,前半部分是绝望之歌,仿佛被命运打压到了谷底,筋疲力尽在泥沼里挣扎,后半部分是希望之星升起,奏响胜利的欢乐号角。

松田听过很多个版本的Op.110,这部分的处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像狗卷荆这样的处理方式。

像什么呢……

他闭上了双眼,放空了脑袋。

第三乐章。

一簇火苗在松田的意向中出现,它慢慢分化出了翅膀,艰难的在黑暗中盘旋。它的翅膀是那么地小,能飞起来已经非常勉强,高高低低,黑暗不断侵蚀着它,一点一点吞没它,挣扎和努力都是徒劳,疲惫逐渐占据上风,火焰的小鸟最后只剩下一团灰烬。

但这并不是结束。

最后的赋格。

筋疲力尽之后,灰烬之中又有了新的火焰。

燃烧、燃烧。

向上,向上。

永远没有被真正击败的时候,这是贝多芬的力量,也是曲子的力量。

如果结局不够美好,那只能说明还没到终点。

松田惊讶地望着灰烬中重新诞生的希望之星,温柔的星光高挂空中,给黑暗带来了一丝光芒,让火焰小鸟又有了前进的方向。

——涅槃重生。

松田一回神,感觉自己好像看过了一部电影,当电影的情节全都被遗忘的时候,希望的星星、涅槃的火焰是他听完残留下的记忆。

怎么……

周围掌声响起,他木愣愣地跟着鼓掌。

松田回到家,脑海里还是那只飞翔的小鸟。

——那应该是凤凰……但是现在的狗卷荆年纪还太小了,他的凤凰还没有完全成型,只是粗略地描绘了它的外形。

这也够让人吃惊了。

他才16岁吧?

为什么他的音乐语言能力会这么强?

这可是贝多芬奏鸣曲Op.110!不是普通的曲子!

有些钢琴家,弹琴弹一辈子都弹不好的曲子!

松田左思右想睡不着,干脆爬起来看看网络上的评论,看看有没有人和他有相似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