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5页)

朱棣听到这话,心头一凛,神色也瞬间变得凝肃。

“皇后说的是,绝不能让白莲教与允炆勾结。”朱棣心下决定,日后要严加监视允炆,绝不能让白莲教的人靠近允炆。“朕会安排好。”

听到朱棣这么说,徐皇后就安心了。

“陛下,白莲教是否还会派人来刺杀?”

“他们已经失败了,短时间不会再来刺杀。”朱棣宽慰徐皇后道,“朕也做了十全准备,就算他们再来,也不会刺杀成功。”

“那就好。”徐皇后虽然不怕刺杀,但是刺杀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有比较好。

“皇后,时候不早了,我们赶快歇息吧。”

“好。”

朱棣上了床,先把朱瞻基抱进怀里,随后又把徐皇后抱进怀中。

朱瞻基并没有受刺杀的影响,这一觉睡得非常安稳。

昨晚,朱棣和徐皇后还担心会他受到了惊吓,晚上会梦魇,时不时起身看看他。结果他睡得非常香,而是朱棣他们却睡得不安稳。

朱瞻基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心询问朱棣昨晚有没有受伤,有没有事。

见孙子这么关心在意他,朱棣心中一片熨帖。他表示自己没事,也没有受到惊吓。

朱瞻基又问他昨夜的刺客是什么人,朱棣告诉他是白莲教的人。

他没有听说过白莲教,朱棣又跟他说了说白莲教的来历和做过的恶。

朱瞻基听了后,脱口而出道,这不是□□么。

白莲教就是□□,起源于南宋。从南宋开始就一直在除掉它,但是铲除了几百年都没有彻底铲除。

朱瞻基觉得对于这种□□,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拔草除根,不然它就像杂草一样一直蔓延 。不过,要想彻底铲除白莲教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白莲教刺杀一事,朱棣已经派人去彻查了,并且下旨严禁讨论此事。

在别院休息了两日,朱瞻基他们一行人继续上路前往凤阳。

接下来的路程,戒备明显森严了很多,行程的速度也加快了很多。好在路上没有再发生任何意外,也没有发生刺杀,一路平平安安地抵达凤阳。

九月初,朱棣他们准时抵达凤阳。

凤阳有皇家别院,朱棣他们来了,不用住在官员或者老百姓的府邸。

到了凤阳后,朱棣并没有忙着去祭祖,准备等到九月初九这日前去祭祖。他也没有急着去皇觉寺,而是带着朱瞻基四处巡查,关心地询问百姓今年的收成。

这三四年,凤阳的收成一直都是丰收。老百姓交完粮,还有很多的余粮。再者,凤阳一向太平无事,老百姓的日子过非常安稳。

朱棣得知凤阳百姓过得好,心里便安心了不少。

凤阳是中都,是他们的老家,是他们老朱家的根基。只要凤阳太平无事,那么他们家的江山就不会有事。

朱棣牵着朱瞻基走在凤阳的田间,跟宝贝孙子说了不少他小时候在凤阳的事情。

朱瞻基认认真真地听着,时不时开口附和两句。

皇觉寺中,朱允炆得知朱棣已经抵达凤阳,心中不觉紧张起来。

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怕四叔,觉得四叔太过凶狠。他记得他小时候骑射不好,四叔严厉地把他训斥了一顿,说身为皇子皇孙怎么能不会骑射。

当他得知四叔出兵造反的时候,他心中是害怕的。虽然他那时有百万大军,但是他还是怕四叔的。

朱允炆对朱棣的恐惧,从小就有了,并且根深蒂固,无法忘掉。

现在,哪怕他藏身在这地下的佛堂也抑制不住地不安。

朱允炆明知道朱棣不知道他在皇觉寺,也知道他和朱棣不会见面,但是听说朱棣来了,他心里就变得忐忑。

方丈看出来朱允炆的恐慌不安,这几日经常来陪他聊天说佛法,可惜并不能减少朱允炆心中的恐惧。

“圆净,皇上不会来此处,也不会见到你,你不必忧心。”

朱允炆扯了扯嘴角,苦笑地对方丈说道:“方丈,我知道,但是我这心里控制不住地害怕。”

“看来皇上是你的心魔。”

朱允炆没有说话。

“圆净,你要是静不下心,就抄写佛经吧。”方丈站起身说道,叮嘱朱允炆道,“明日皇上会来寺里焚香,你千万不要出去。”

“方丈放心,我不会乱跑的。”朱允炆很想冲到朱棣的面前,斥责他谋朝串位一事,但是他没有那个胆子出现在朱棣的面前。”

“明日,贫僧就不过来了,你好好抄写佛经。”

“是,方丈。”

方丈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走到门口,对守在门口的两个僧人说道:“好好守着圆净。”其实,就是保护朱允炆。

“是,方丈。”这两个僧人是皇觉寺里的高手,武艺高强。自从朱允炆来到皇觉寺,他们两个就一直守护着他,保护他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