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3页)

没想到峰回路转,陈皎投靠太子成为社畜后,看不顺眼王时景能继续吃喝玩乐,便暗戳戳地带着对方一起“吃苦”。

王时景在陈皎的忽悠下也开始认真读书,不久前甚至还破天荒地进书房查治水一事。

孩子奋发上进,王尚书也终于松了口气。在得知陈世子被太子冷落后,他便决定投桃报李,略微提点这位年轻的世子一二。

王时景也知道自己父亲为什么会让他跑这一趟。听见陈皎道谢后,他摆手道:“陈兄不必多说。我爹都说了,你平日监督我学习逼我背课文,教导我努力奋发向上,都是为我好!”

他感动地说:“亏我之前还小人之心,误以为你是因为整天忙着替太子做事太累了,见不得我独自玩得开心。”

陈皎拉着王小少年的手,言辞恳切道:“你明白我的苦心就好。好歹你也是我的好兄弟,整天在国子监考倒数第一像什么话!”说出去也太丢她的脸了。

王小少年皱眉:“不对啊,你上次不也只考了倒数第二嘛?”大家都是倒数组的,凭什么嫌弃他啊!

陈皎飞速收回手,翻脸无情道:“天太晚了就不留你吃饭了,拜拜拜拜,送客!”

……

王时景走后,陈皎立刻去找老侯爵他们商谈刚得到的消息。

听到王尚书递来的消息后,永安后夫其余几人心思都各不相同。

永安侯眉眼发愁,怡和郡主则是生气极了,看样子随时都能上太傅家打一架。

老侯爵知道此事后,当机立断,对陈皎道:“你离开长安几日,殿下又听了谗言,难免对你疏离。你今日还未安歇,天色尚早,早日去太子府拜见殿下方为上策!”

陈皎也有这个打算。她刚起身准备赶往太子府,又停了下来。

自己现在贸贸然去找太子,既不能质问到底是谁背后当小人,还会暴露派儿子给自己通风报信的王尚书等人,实在是很不明智。

想了想,陈皎冷静下来:“我这么去找太子,总得有个缘由。”恰好她从郊外山庄归来,便决定给太子挑件东西当特产礼物。

因为之前送鸡汤一事疑似出错,这次选择的东西就要更加慎重了。

老夫人听到这话,回屋拿了个东西出来,目光怀念:“这是大明寺主持的师父当年送我的平安符。”是慧言禅师的师父,就不必担心巫蛊之类的东西了。

慧言禅师的师父可是当年替高祖批命的圣僧,他亲自制作的平安符在世上极少。这东西放在外面可以说是有价无市,价值千金,如果不是孙女需要,老夫人也不会拿出来。

只不过这道平安符到底有些岁月了,即使是保管良好细心,也不免看起来略显陈旧。

陈皎犹豫道:“这么送去会不会不太好看啊?显得咱们给太子送个旧的东西。”

若是从前,她也不会担忧这种事,不过现在情况特殊,陈皎便觉得一切更稳妥些好。

永安侯也是高门,老夫人年纪大了,送礼来往现如今都归怡和郡主管。她想了想,出主意道:“不若在平安符外面套个精致的荷包。”

老夫人眉心一跳,正觉得不对劲,其余几人便点头称赞道:“好!”

“这个主意不错!”

老夫人:……

男子给男子送荷包?这叫个什么事!

若是其他人提议,老夫人都会出声反对,但可惜开口提议的是儿媳,她年纪大了喜欢家庭和睦,不愿出声反驳对方。否则在其他人看来,还说她是故意为难儿媳。

老夫人想了想,便暂且没有出声阻止。自己方才的猜想不一定为真,或许是杞人忧天罢了。

……

陈皎怀揣着荷包,一路前往太子府。

她心中惦记着自己待会儿到了太子面前,要如何替自己辩驳。等她进入府中,才发现自己时机似乎来得不对。

陈皎几天没来太子府,一进来便被吓了一跳。不知何时太子府大变样,气氛凝重,来往的奴仆和臣子都面色沉重,神情谨慎。

花园另一头,透过花丛,隐约能瞧见一名太监如烂泥般趴在椅子上,不时传来棍子落下和被堵住嘴的求饶闷哼声。

陈皎来太子府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感觉到这种肃穆。说是风声鹤唳也不为过。

陈皎擅长察言观色,见此默默打起了退堂鼓,心想自己要不要换个时间再来。

她今天的目的是为了讨好太子,可不是来撞枪口的啊!

就在陈皎准备跑路的时候,张公公忧心忡忡地从府内走出。他眼尖地瞧见了对方,当即快步上来,一把抓住对方袖子:“哎哟我的陈世子,你可算来了!”

主子心情不好,底下的奴才也跟着提心吊胆。张公公无意间知道了个惊天大秘密,现在有事没事就到府门口转悠一圈,盼星星盼月亮,就指望那救苦救难的活菩萨陈世子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