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5页)

“那怎么着?孙负乙被扣在江阳县,安怀德迟早知道,而且原本驻守江阳的淮军、南军明日一早就必须撤回行营,要是安怀德带军杀我们个猝不及防怎么办?”

“我们还有一个大招没放。”

砚冰跑来凑热闹:“什么大招?五郎你快说来听听。”

赵白鱼眼也不抬:“中庸第三十二章 背了吗?知道意思了吗?”

砚冰顿时偃旗息鼓,无声回到角落里默诵四书。

崔副官接着砚冰的话茬问大招,赵白鱼说是两百万两赈灾银。

“可我们不知道赈灾银在哪啊。”

“你们小郡王知道。”

“小郡王知……将军知道?将军来淮南查赈灾银被劫的案子了?查到银子下落了?在哪?什么时候去抢回来?”

霍惊堂的行踪瞒着人,崔副官没跟在他身边做事,自然也被瞒着。

“银子在扬州。”

“离这儿不远,小赵大人您立刻调兵去抢回来——”

“那笔银子现在是烫手山芋,落我们手里已经不管用了。”

“怎么说?”

赵白鱼摇摇头:“不可说。”

崔副官:“……”小赵大人越来越像将军喜欢卖关子,就很难受。“话说回来,是将军告诉您银子的事?”

“我猜的,写信问,他就说了。”

小赵大人为什么能猜到将军知道银子的下落?难道这就是有情人之间的心有灵犀?

崔副官不自觉说出疑惑,得来赵白鱼一个奇怪的眼神:“你脑洞挺大。霍惊堂和我通信时说他在扬州,我寻思他没事到扬州干嘛,如果是为我而来,为什么不进江阳县?如果是为时疫或者章从潞的案子而来,前者已经解决,后者有我一个钦差就够了,所有原因都排除,那就剩下最后一个可能。”

“徐州赈灾银被劫。”

赵白鱼想到要说的话,当即提笔写下来:“银子在徐州被劫,霍惊堂为什么留在扬州?除非他知道银子在那儿。”

崔副官下意识问既然知道银子在扬州为什么不抢回来,说完发现回到刚才‘银子为什么烫手’的问题上,而赵白鱼兀自写信,仿佛没听见。

心知不是他能知道的原因,崔副官就聪明地闭嘴。

赵白鱼此时心里也在叹气,本来银子到谁手里就算掌控主动权,谁知道抢赈灾银的人能和前朝素有贤王之称的靖王扯上关系?

霍惊堂来信里写:【华氏一族曾和圣祖一起推翻前朝统治,平分天下。圣祖先一步抵达京都称帝,华氏不得不退居为臣,为安抚华氏,圣祖赐华氏丹书铁券,言明今后华氏子孙无论犯什么法都不能定罪。有免死金牌在手,华氏才甘愿让步,但华氏三代后人丁凋零,迅速没落,直到华氏女出世,家中再无其他子嗣。华氏孤女入东宫为良娣,贤良淑德,后被封为淑妃,诞下一子,成年后赐封号靖王。】

华氏孤女是霍惊堂的祖母。

【华氏丹书铁券被留给靖王,任何时候都能保他一命。】

【陛下登基前几年,朝局混乱,事事被靖王门党掣肘,就差被逼宫。就我父亲早年干的那些事,够他死好几回,可惜有丹书铁券在手,陛下毫无办法。】

这就是银子烫手的根本原因。

赈灾银就藏在靖王名下的寄畅山庄里,谁劫的官银一目了然。

这一遭很好解释为什么身为太子门党的安怀德要劫杀赈灾银,因为他实际是靖王门党。

表面是替太子养兵,实际是养靖王手里的那支西北军,二十几年来从未放弃谋朝篡位的打算,也是够坚持不懈的。

靖王手里有免死金牌,揭发他劫赈灾银、杀朝廷命官也杀不了他,起码有个理由拿走他手里的兵权,杀不了但可以圈禁。

问题是寄畅山庄里出现大量禁军,说明靖王养的兵就在扬州府。

谋朝篡位是诛九族的罪,没法适用于靖王身上,毕竟元狩帝也在九族之内,但是这重罪之下,肯定能杀靖王了吧?

欸,就不能。

开国圣祖亲赐的丹书铁券能无视吗?

必然不能,尤其立国之后,华氏三代凋零本就让人心里犯嘀咕,大家明面没说,私底下都猜是不是皇家怕华氏不甘心,哪天突然蹦出来篡位,于是悄悄谋害人家子嗣。

别说,谣言有理有据,赵白鱼以前还有点相信。

要是废了丹书铁券,岂不坐实民间谣言,欲置华氏后代于死地?

更何况是圣祖金口玉言,谁敢动?

回到原来的问题,不能废的丹书铁券和大景律法互相冲突,怎么解决?

谁揭发,谁解决,谁第一个冒头抢功,谁就是出头鸟。

谁来都没法解决它,一旦捅破就是直接撕开元狩帝的脸面,当年先帝差点废太子位,改立靖王,元狩帝艰难险阻才登基。

登基后,处处被靖王门党为难,也是一番艰苦卓绝才拔1除靖王门党,可二十多年过去仍然没法处理靖王,更没法拿会靖王手里的西北兵,靖王早就是元狩帝恨欲除之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