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2/3页)

王娘子不懂什么叫机械,但慧娘子她是知道的——女学里说话最算话的,除了小红山长,就是长得像仙人一样的慧娘子了。

她可不是不懂事的小丫头,深知与慧娘子那等人物攀上师徒交情于自己绝无坏处,当即一迭声应下。

次日下午,分了二级班的王娘子就不用跟其它学子一样去东区南侧手工校区做杂活,转而去了东区北侧、用围墙隔离起来的二级班分校区。

如大丫所说,围成一座小院的机械表里确实没有几个学生,王娘子来报道时,全班学生加上她和慧娘子也不到二十个。

王娘子拘束地与大伙儿打了个招呼,便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听慧娘子上课。

上半节课,慧娘子给王娘子在内的十七个学生,仔仔细细地讲解了一种以木头和铁制零件制作的一种叫做“燧发木仓”的物件构造,还发了分解图给大家看,让大家把各个部件的名称都记住、作用都记下。

下半节课,慧娘子便发放了木工工具、粗粗加工过的木材、竹片和游标卡尺,让大伙儿活用在木工课上学到的技术,将这“燧发木仓”的模型制造出来。

与寡居的婆婆相依为命数年的王娘子连自家的窗格子都是自己换的,家里的农具坏了也是自个儿修的,本来就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又正经上过木工课,仔细端详了下分解图纸上的木头配件——也就是燧发木仓的木仓托、手柄部分,便麻利地动手加工木头。

等她第一个做好木仓托,献宝似的拿给慧娘子看,又被打发回来……慧娘子拿游标卡尺一量,便挑出了多处不合格,让她重新打磨。

直到下课,连王娘子在内,全机械班的学生也没能做出让慧娘子满意的、看似最简单的木头配件来。

向来对自己的动手能力颇有自信的王娘子,这才晓得慧娘子带的班不是好混的。

她能靠寡妇之身撑起小家,性子本来就要强,当晚回宿舍睡觉时,王娘子连做梦都在琢磨那木头配件的尺寸为何总是不达标。

如是反复与那握把似的木头配件死磕了三日,机械班的学子打磨出来的木仓托才勉强达到慧娘子的要求,把细节误差降低到比指甲片还薄的程度。

接下来……机械班的学子又继续琢磨着用竹片做出金属部件的等比例模型。

又是好几日的死磕后后,机械班的学子们都被领到教室后方那处与铁匠铺差不多的炉子旁,尝试着用做好的竹片零件模型做成模子,以浇铸法做出金属配件,再通过手工打磨提升金属配件的精密度……

秋去冬来,到大雪封山之时,学子扩充到百余人的机械班,不仅成功以纯手工方式制造出两款以木头、铜、铁制造而成的长短燧发木仓,还在手工打造燧发木仓金属配件的技术条件上,又“顺带”制作出能计时的笨重机械座钟,能起吊重物的组装式活动滑轮,燕(珍)氏(妮)纺纱机……等等。

在活用古老的百炼钢技术获得具备一定加工性能的原始镗刀后,机械班的学子们又按照慧娘子提供的图纸制造出了大明版本的水力筒式镗床……

能照抄后世经验的外挂摆在那,机械班学子进度喜人,其它二级班的进度也不差。

芝娘子的农艺班通过参考后世的土法化肥经验,利用获取途径较为容易的熟石膏原料与人畜粪便、草木灰、豆饼酵母等材料,研(复)究(刻)出碳铵肥料、硫酸铵肥料、磷酸二氢钾和自制复合肥,配合绿肥,成功将土豆亩产从三千斤上下提升到四千斤出头。

林大丫的医术班经过数个月的不懈努力成功从霉变物质中培养出了青霉素,正在参(照)考(抄)后世经验寻找成本更低、更快捷的量产办法。

材料班的学子在妖怪教授六尾居士的协助下,用颇为原始的高炉炼出了含碳量较低的钢水……

成化十五年三月,三十一支义诊队伍时隔一年半再次从北山出发,举着燕门女学旗帜,前往黔地各乡村县镇;一面游动义诊,一面宣传燕门女学招新事宜。

其中两只队伍,去处略略有些不同。

一支去了黔滇交界处的盘县——后世发现精煤矿的所在;另一支,则去了韭菜坪北面的观世山附近——后世的赫章县菜园子菱铁矿所在地。

成化十五年五月,三十一知义诊队伍尚在外行医济世,人在黔中北山的燕红便收到了鹰婆婆的徒孙自水城方向送回来的精煤矿定位图。

六月下旬,去往韭菜坪的那支队伍亦找到了菱铁矿矿床。

成化十六年正月,燕门女学派出两股队伍,一支前往盘县,一支去往韭菜坪,与拓荒种地、推广仙种红薯土豆,并建立燕门女学分校为由,与当地官府交涉,批下两块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