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猛虎虽老,雄风犹在(第2/3页)

于是队伍继续前行,穿过一道月亮门,就进入到恭王府前面。

刚才还是花红柳绿,这边却满是残垣断壁,破破烂烂,仿佛一下子就走进另外一个世界。

“再不抢修的话,就全得彻底推倒重建喽。”置身其间,梁老心疼无比。

就现在的景象来看,许多建筑都已经严重损坏,就连大殿都彻底倒塌,变成一堆瓦砾,根本就瞧不出原来的模样,这无疑给今后的重修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

吴杰也一脸惋惜:“修旧如旧,这是当年梁先生提出的主张,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的原则是,修旧如故,就是要彻底还原恭王府的原貌,难度更大。”

“要是能找到当年的图纸就好喽。”

那二爷也是一声长叹,因为他也知道,这种奢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刘青山想了想,也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许我们可以在报纸上宣传一下,征集当年恭王府的照片。”

“在建国初期,应该会留下一些照片的,还有清末的时候,恭王府经常招待外国传教士,可能也会有照片的。”

众人不由得眼睛一亮,吴杰最激动:“有可能,很有可能,不过这些照片,肯定在国外的博物馆或者私人手里,估计弄回来的难度比较大。”

“翻拍一下还是没问题的,我的博物馆里,就有人专门在欧美那边联系业务,我叫他们留意一下。”

刘青山知道,想要修旧如故,难度确实非常大。

虽然可以请一些熟悉的老人,来回忆大概的建筑和位置,但是具体的样式,还是照片最为直观。

大家边走边聊,前面来到一片巨大的废墟,吴杰指着这里介绍说:“这里原来就是恭王府的大殿,银銮殿。”

都听过金銮殿,这个银銮殿嘛,还真是第一次听到。

吴杰就化身成导游:“据说还是当年那位大贪官在这里住的时候,给大殿取了这个名字,可见当时是多么受宠,仅次于皇上了,不倒霉才怪。”

“做人啊,还是不能太飘。”那二爷也感叹一句。

这时候,李大少带来的德叔询问道:“吴先生,这座大殿重修的话,需要投入多大的资金?”

吴杰这么多年,心思都花在重修恭王府上,所以张口就来:“以现在的物价水平,怎么也得大几百万吧,这种建筑,用料都十分考究,价格当然也高。”

“就像大殿的横梁和支柱,都要用整根的上好楠木。”

德叔点点头:“吴先生,整座王府修缮的费用需要多少?”

吴杰也不隐瞒,又把对刘青山讲过的那些,跟李大少的团队也重新讲述一遍。

十亿华夏币,这个造价确实挺高的,即便是对李家来说,也是一个大项目。

李大少和德叔等人研究一下,然后才对周处长和吴杰说道:

“修建方面的资金,才占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都用在搬迁方面,而这方面,应该由政府主导才是。”

吴杰没吭声,他算是看明白了:这货港商就是来捡便宜的。

要是政府有这个能力,还差那两三亿的修缮费用吗,何必找人合作?

相比之下,反倒是刘青山刚才答应得痛痛快快,比港商强太多。

吴杰并不知道,李大少是纯粹从商业角度,一切以利益为重;

而刘青山呢,除了利益之外,还有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包含着情怀在里面。

所以从情感上说,吴杰更希望和刘青山合作。

不过他只是这个景区管理处的小负责人,人微言轻,说话不算。

倒是周处长可以逢迎李大少:“李先生,这个意见我会向上面反应的,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旁边的刘青山也不做声,只是心里呵呵两声。

大家转了一大圈,又重新回到办公室,李大少又放了一个大招,只见他朝手下示意一下,就有人从公文包里,取出来一个文件夹。

打开之后,李大少指着里面封存的一张旧纸道:

“其实我们这次来,还带来了恭王府的地契,从理论上来讲,这块地,应该是属于我们的。”

连刘青山都愣了一下:不会这么巧吧?

于是他也凑上去瞧了瞧,虽然他不是专业的鉴定师,但是昨天刚在自己的博物馆见过类似的一张,跟这个大致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就是,刘青山手里那张,是后花园的地契,而李大少拿出来的这个,则是前面院子的地契。

如果两份合到一起,那就完整了。

李大少脸上露出得意之色:“虽然时代变迁,但是听说内地这边,也有一些祖产的归还政策。”

“我们公司,替国家考虑,当然不会白白索要这块地皮,不过既然是合作,那就涉及到利益分配,在这方面,我们公司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