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第2/3页)

因为当时,岛国是世界第一商品出口大国,但是岛国的资源不足,所以原材料都要依赖进口。

结果日圆大幅升值之后,国内的泡沫经济也加速膨胀。

可以说,这是米国处心积虑想出来的一招,名字就叫:火上浇油。

这时候,岛国民众手里有钱了,总不能放在手上存着啊,那就买房子加炒股吧。

这一幕,你听着有点熟悉的感觉不?

于是岛国的房地产业就迅速膨胀,地价增长了数倍,房价都涨到天上,增长十倍。房价太高,民众也只能贷款。

股市也同样如此,涨了三四倍,人人都成了股神。

后来政府一瞧不行啊,赶紧加息,并限制土地信贷,这下坏了,楼价大跳水,股市大崩盘,一夜回到解放前。

最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民众没钱还银行贷款,只能被收回房子,银行也全是坏账烂账,没有资金去扶持企业,企业破产,民众没了工作,自然赚不到钱,由此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最后刘青山进行总结:“泡沫只有在捅破之后,才知道是泡沫。”

刘青山把这些在电话里跟彼得教授讲述一番,教授沉默了几秒钟,然后才说道:

“刘,恭喜你,可以顺利毕业了。”

正如刘青山所言,在泡沫没有破灭之前,没有几个人能够预料到。

所以刘青山那篇前瞻性极强的论文,甚至可以说是预测性的论文,才会显得如此出众。

“谢谢您,教授。”刘青山是真心感激自己的老师,他也想不到,这么容易就能混上博士头衔。

想想二姐刘银凤,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刘青山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太取巧了?

和彼得教授聊了好一会,这才结束,刘青山放下电话,就看到高凌风正微笑着望向他:

“刘博士,恭喜恭喜,你这溜溜达达的就成了博士,估计也是前无古人了吧?”

刘青山摆摆手:“高大哥,你就别笑话我了,咱们什么时候动身去欧罗巴那边?”

“六月中旬左右,你的手续,也都帮你办好了。”

高凌风也替刘青山高兴,毕竟这年头,能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那归国之后,绝对重用,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

虽然刘青山不准备在仕途上发展,可是顶着个博士头衔,到哪都受人尊敬不是。

俩人正聊着呢,电话又响了,这次是高凌风接的,问候一下之后,又递给刘青山:“还是找你的。”

这次打电话过来的竟然是日后的巴股神,听他爽朗的笑声,刘青山就知道肯定没少赚,于是笑道:

“恭喜啊,这次又获得大丰收。”

“当然还要感谢你,你的那篇论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巴股神显然是特意打电话来致谢的。

刘青山也哈哈大笑几声:“那好,就把利润分给我一半好了。”

“有钱大家赚,当然没问题。”巴股神也知道是玩笑话,所以就顺着杆子往上爬。

刘青山却说道:“我是认真的,我会以地球网的股份做质押,向你借款三亿美金,利息该怎么算就怎么算,可以吗?”

借钱难,尤其还是这样一笔大数目,所以刘青山才会用股份来质押。

只要双方签署正式的协议,那就完全没有问题。

“好,那就一言为定。”巴股神也不是那种吃干抹净不认账的人,笑着答应下来。

对他来说,简直是举手之劳,只不过他有些好奇:刘青山需要这么一笔庞大的资金,到底要做什么?

两个人都彼此好奇,刘青山也忍不住八卦之心,询问了一句:“能不能透露一下,这次赚了多少?”

“哈哈,我终于赢了索罗斯那个吸血鬼一次,他在这次做空日经指数中,赚了五个多亿的美金。”

巴股神没有说出具体的数字,但肯定是多于五亿的。

连刘青山都有点眼馋,可是眼馋也没招,一来是他不准备再搞这个,二来嘛,手头也确实没有多少资金了。

去年买买买的,买了那么多工厂企业,把现金都抽干了。

他现在就指望着青鸟手机上市之后,能够回血呢。

摩托罗拉的蜂窝电话大砖头,还卖好几千美金呢,刘青山的青鸟掌中宝,预售价是三千五百美金一部,争取狠狠捞一笔。

奶奶的,以前就看着苹果在国内捞钱了,这次咱们也尝尝这种感觉。

巴股神也同样好奇,他也忍不住问道:“刘,你要做什么投资项目,方便透露一下吗?”

有钱大家赚,到了他们这个层次,许多事情,都不是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来完成的,所以需要合作的时候很多。

刘青山并不隐瞒:“如果说是一种投资的话,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