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思维发散文明继(第2/2页)

定下来喽!自己以后就跟李郎一起生活,好有意思。

百姓们想法更单纯,池塘不能再出事儿了。

然后多吃点,下午还得干活,这么多肉哇。

关尹德也在吃饭,他被允许到近前吃,李隆基的近前,不是李易的近前。

李易没时间搭理他们,李易陪永穆公主呢。

他是县令,见过李隆基。

这点上,唐朝做得不错。

皇帝至少要见到县令,县令就相当于整个县里的所有事情都能管的存在。

那么多个县,每一个县令都见过皇帝。

而且在大唐,普通百姓如果受到了冤屈,还可以冒死一拼,有登闻鼓。

其实很多时候用不着登闻鼓,尤其是李易找学子给免费打官司的情况下。

如果是告官,那么就直接把案子递上去,官员之前也会相互倾轧。

不对头的官员自然要管,御史台的人一看,我的活儿,机会呀,跟着出手。

阶级有,但官员在某些程度上,权利会受到制约,来自同行的制约。

关尹德是见过李隆基的,而且印象深刻,李隆基对他的印象……

李隆基能记住刺史就不错了,县令那么多,除非是有特殊情况的,比如写过某个好的赋,才会记。

李隆基神色平静,见过就见过,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关尹德却不同,自从到了下面当官,很长时间没回长安了。

他很激动,又一次见到陛下了,上一次还是自己考中进士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