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宝钞、下饵(第2/3页)

这话包三儿自己都不信,他觉得,这肯定是那个讨饭出身的,看着人家家里金山银海,自家却穷的到处捉襟见肘,仇富之下,想出来的无赖招式。

可这话能和人子孙说?不能啊,只要这天下还姓朱,他就得给这个不着调,祸害了这个朝代一二百年的无赖金融制度找出个遮羞布来。

说起来这个朝代的皇帝虽然奇葩多,但兴趣爱好奇葩不代表就没脑子,难道就没有一个皇帝看透过这宝钞的不妥当?肯定是有的。可一来就像是皇帝心下琢磨的那样,将这个当成了国库银钱不足时的后手,二来就是顾忌这被套上无数光环的□□皇帝首发的名头,故而从没有人想过将这个给禁止了,久而久之,在一代代皇帝银钱不凑手的时候一次次刷下限之后,这宝钞才贬值到了如今的地步。

如今包三儿给寻出了这么一个好理由……他小心地看了看那坐在上座的皇帝。

这位算的上是大明有史以来数得着的富裕皇帝了,还是个自小就看着变法挣钱的皇帝,嗯,现在还是第一个扩建京城的皇帝,如此之多的作为之下,这皇帝能不想混个贤名?能不想着当一回英主?只要他想,或许这宝钞啊,就能有一个了结了。

“陛下,弘治初年的时候,一贯宝钞就只值一文了,细算起来的话,这面值……印制的花销都打不平,您说,在这么下去朝廷的威信何存?”

朝廷威信?是了,这毕竟是朝廷发行的,越是不值钱,那就越是再打朝廷的脸面啊!这事儿不想不觉得,一想……朝廷诸公这么些年视而不见,和掩耳盗铃有什么区别。

皇帝捂着额头,垂着眼帘,重重的叹了口气,有心想说点什么,可抬眼一看边上这些人噤若寒蝉的模样,皇帝又收回了心思。

说什么呢?没什么好说的,若非包三儿这个胆子大,不知道避讳的,怕是永远都没人会给他说透这些吧,既然这样,说不说的,还有什么意义?

皇帝明明才十七八岁,这一声叹息下去,整个状态凭空就老了好几岁。那种沉重的帝国压力,即使无形,也让人感受的十分明显。

看着这样的皇帝,包三儿心下微微吐了口气。棒子给过了,那接下来就该给个甜枣了。他毕竟是臣下,一次两次的针对时弊还好,若是一直这么下去,只提出麻烦而不给皇帝解决麻烦,那到了后头,皇帝怕是再也不会想要见到他了,那样的话,他还怎么抱大腿?

“陛下,其实咱们缺钱,并非没有旁的法子的。”

“哦,你说说,还有什么法子?”

皇帝是个爱财的,敛财的法子自是懂得不少,因为懂得多,也试过不少手段,所以他不觉得包三儿还有比他这坐在皇位上,俯视天下的人知道的还多。只是这会儿整个屋子都安静的吓人,就想借着包三儿说话缓和一下气氛。

不想他这随口一问,嘿,还真是问出了一点东西来。

“若是臣猜的不错,朝臣们许是常对陛下说,天下财富如河,总数就这么些,陛下这里多了,旁处就少了,可是?”

对,这个时候的财富理论就是这么有趣,他们总觉得财富是固定的,是就这么一些的。哪怕再是什么大儒呢,也一样是这个调调,这或许就是独尊儒术的后遗症吧,每一个经济头脑灵活的。

当然,包三儿这会儿也不敢挑衅权威学术的政治地位,蝼蚁一样的人,生这样的胆子,那是找死呢。

可他能用巧借一些外壳,从别处破局啊!

“咱们这里是一条河,总数有限,可若是这水从外头来呢?”

“难不成你是想说重新开海?再下西洋?这确实是个法子,朝中也不乏有如此论调的人,可想要办成这个事儿,先期要投入的却很是不少,不说那些大船要如何的抛费,光是重新训练水军就不是个小数,朝中可未必负担的起。”

作为搂钱小能手,皇帝对开海的好处还是知道些的。旁的不说,那些海商的富裕他就相当的眼红,不知道让锦衣卫去探听了多少回。可这事儿不是他是皇帝就能独自决定的,光是一个成本,就能让户部那些人哭死在太和殿上了。

开海?包三儿听着还真觉得挺好,最起码南洋那边粮食多啊,一年三熟呢,若是走的好了,将来还怕什么?

不过这会儿他要说的不是这个,步子没想迈的那么快,他盯上的是隔壁。

“陛下,咱们金银比例是多少?”

“1:7啊,怎么了?”

“那您可知道隔着一个海峡的东瀛矮子那儿,他们比例是多少?”

“多少?”

“1:5”

“嗯?多少?1:5?你没弄错?”

皇帝惊呆了,边上修了一场闭口禅的众人也惊呆了,一个个的眼睛全都变成了铜铃,想想自家皇帝缺钱的一年好几回抄家的困难劲,眼泪不争气的从嘴角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