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小日常

守岁枯燥乏味,等云程整理好考试相关的内容,三人就玩斗地主。

玩的时候,说说新一年的安排。

主要是两个大人嘱咐存银的。

到时夫夫俩都会早出晚归一阵子,家里大小事务不会兼顾到。

存银觉得没问题,无非就是吃喝住相关的,他这阵子已经熟悉了。

但哥嫂要叨叨他,他就听着。

主要是不想挨揍。

哥嫂都不要脸,想揍他的心思不藏,总想趁着他还没特别大,将就着能揍一揍的时候,多打他几顿。

过分得很。

聊到后半夜就不想说话,都在打瞌睡。

存银说:“不然我现在去和面吧?初一要吃饺子,咱们先准备着,早上直接下。”

云程想醒神,跟着一起。

三个人守岁,叶存山就来烧火。

云程说想到第一次在静河村过年的时候,那次是他烧火,叶存山跟存银两人都忙得哼哧哼哧的。

这话有漏洞,但存银没听出来,当云程说的是第一次跟他们兄弟俩一起过年的时候,还嘿嘿嘿傻乐,“过年的果子馒头还有年糕熏肉,不自己弄,年味都淡很多,今年都准备少,来年我还是想自己做做。”

家里今年只蒸了包子馒头,炸的果子不多。

平时有做肉干吃,熏肉都没多大诱惑,买的鱼肉都是新鲜的。

是去柳小田那边吃的年夜饭,这些荤菜就做了当供品。

目前只有云程爹娘的牌位在家,其他就不多准备。

到初一的时候,这些饭菜还能热热再吃。

清早是在炮竹声中迎来新年。

来家里拜年的人特别多,小圆圆没放出去玩,拘在客厅里,看着家里一波波的客人来,又一波波的客人走,小手都挥累了,红包收到手软,给她缝的小兔子挎包里都装不下,进来一个人都要瞧一眼她的小包。

在云程的了解里,这个时代已经有毛皮做的包了,但大多都比较粗糙,随便缝三个边兜着就行,样式不精致可爱。

这包被人瞧见,就有人家里也想做一个。

云程不想太出格,给人说是兔毛包。

实际是陆瑛寄过来的毛皮,缝制披风跟小背心后,还有多余的碎料。

云程手艺好,针脚细细密密的藏在毛绒之下,谁也没看出来这是几块布一起拼凑的。

云程问存银:“给你也缝个兔子包吧?我看你这性格越来越英气硬朗,再大一点,都不会喜欢这种毛绒绒的小玩意儿了。”

圆圆的包本来只有小小一只的,是存银拆了给他缝的毛绒香囊,又把其他碎料整合。

现在要给存银做,可以再去买块新毛皮。

存银不要。

他今年喜欢挺阔的皮包,东西放进去是什么样,拿出来就是什么样,这种柔软的包包,就小圆圆喜欢。

初一,他们也要出去拜年。

跟去年一样,是叶存山带存银出去拜年走动,云程在家里带圆圆。

临到要出门了,存银突然说可以他们夫夫俩出去,他在家里带圆圆。

静河村那边留在家里待客的,都是成婚的妇人夫郎。

出去拜年的,都是家里的男人男孩。

庆阳当时是例外,因为家里打小就把他当男人培养的。

在府城,就可以不用管这些。

府城大,能看见更多人家不把哥儿夫郎当回事,也能看见许多人家都是哥儿夫郎当家做主。

存银在联络的朋友就剩下谢晏清一个,但云程的人脉关系已经很广,怎么看,都是他出去拜年最合适。

三人商量了下,云程还是留家里。

因为地位而言,是别人来给他拜年。

少有几个是需要互相来往的,叶存山出面也够了。

出了小院,存银就跟叶存山说:“大哥,你说大嫂是不是懒得动?”

叶存山叫他别说出来。

存银笑得合不拢嘴。

兄弟俩去陆家小院把骡子车赶出来,车厢里平枝姑姑让人准备了红包和礼物。

年礼年前有送,过年再去,就是讨个彩头,都不贵重。

个别家里有小孩子的,需要单独包红包,意思意思。

走在路上,存银跟叶存山说:“这些东西我忘记了,是平枝姑姑临时找人置办的。”

他是按照静河村的习惯来,大家小年前就把年礼送了,除夕夜自家吃年夜饭的时候就会收个压岁钱。

到初一拜年时,就带着嘴巴跟肚子出来就好了。

各家各户上门说说吉利话,再吃点瓜子花生,没别的。

哪里知道府城送礼都要送两次的,还嘀咕:“咱们去年送的时候我也没有注意,我跟你一块儿出去时有拿,还说是年前没有准备。”

关系好的人家一直有走动,总在备礼,存银知道,但没特地关注多,到真上手,还有些分不清。

叶存山说:“要么怎么说大户人家花银子多。”

来来往往的,都是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