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窗外天还未亮,鸡鸣声打破了临淄城内的寂静,昨日城内的动乱似乎犹在眼前,仆从们在鸡鸣时起床,他们只穿薄袜,用细绳束在小腿上,悄悄的在室内行走。

仆从们担水做饭,又或是打扫廊下,晨起时就开始忙。

但毕竟是百姓家,不是世家大族,规矩没那么重,他们干活时也会凑在一起说话。

“君上回来了。”仆从们头挨着头。

女仆小声说:“主君昨夜让我们多买些粮食回来。”

“临淄可能会封城。”

仆人们互相看看,都觉得极有可能。

“若是封了城,城内的商人出不去,外头的也进不来。”女仆有些发愁,“夫人爱吃的鱼要新鲜才行。”

临淄是平原,只有城外有一条河,城外的农户们日日会背着背篓进城卖菜。

但靠城外的农户是不足够产出足以喂饱整个临淄城百姓的粮食的。

所以百姓们的口粮,还是要依靠粮商。

只不过各国并不怎么欢迎商人,商人们不会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停留,他们其中有许多都是别国奸细,每到一个地方,都可能散播谣言,或是收集消息,买通官员。

他们不能为国所用,没有道义,可以为钱做任何事。

所以国君们既喜欢他们带来的货物,又很清楚他们是威胁。

但对百姓而言,商人还是很讨人喜欢的,他们其中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故土,对外面的所有了解都来自走南闯北的商人们,如果没有商人,他们会缺少很多东西。

比如鲁国的针,赵国的布料,卫国的熏肉,没有商人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买不到的。

上层忌惮商人,可又离不开商人。

下层喜欢商人,恨不能无数商人都能涌入临淄,为临淄的百姓带来更多更便宜的货物。

“夫人怀孕后胃口越来越差了。”另一个女仆叹了口气,“怀了孩子后反而瘦了,脸上也没肉了。”

女仆们忧心忡忡,左徒把持朝政的时候,商人就已经走了不少。

商人们无利不起早,他们觉得陈国要乱,便立刻收拾财物和产业离开了。

反正在哪儿做生意都是做,离开临淄,也有大把地方可选。

“主君爱吃的豆酱也买不到了。”女仆叹气,“主君只叫我们多买点黄米。”

旁边的人小声说:“黄米价高呢。”

临淄的粮价一直居高不下,产粮大国,但粮价却是诸国中最高的。

王都是没有秘密的,但凡是秘密,一定会闹得人尽皆知,左徒把持朝政还不到三天,全临淄的百姓也都知道左徒乱政。

士人们还会走上街头骂一骂,认为左徒并非王脉,把持朝政是为盗国,绝无可能长久下去,他们要看左徒自取灭亡。

士人们对陈侯虽然没有多少恭敬之心,但也都认为陈侯是正统君主,陈国的土地都是天子所赐,名正言顺。

好在左徒不是个傻子,倒是没有祸害这些士人,任他们每日跑到街上大骂。

时间一长,士人们也骂累了,他们毕竟是读书人,除了用用嘴皮子也没什么大用,就算想找人“匡扶陈室”,那也得有领兵大将愿意听他们的。

里间的女仆小跑出来:“夫人醒了,夫人说想吃鲜鱼面。”

干活的女仆们面面相觑,个子矮小的女仆冲其他人说:“我出去看看吧。”

“把钱拿上。”女仆们叹了口气,“若是买不到鲜鱼,买些鱼干回来吧,想来夫人也不会发脾气。”

矮小女仆点点头,她提上竹篮,走出了门。

她是这家的世仆,父母兄弟一代代都是这家的奴仆。

与其说她是奴,不如说她是半个主,是主人们的心腹,她从小与公子小姐们一起长大,也是读过书的,采买这种事,也多是被看重的仆人才能去干。

女仆小心翼翼地走在路上,临淄城比往日更安静,路边几乎看不到人,往日的茶楼客居也都关了门,她看着大道上的车辙,有些胆怯的绕路过去。

走了一会儿,她终于走到了往日买鱼的地方。

周围的农户会在天还未亮时担着扁担到内城的墙根旁叫卖。

巡逻的甲士会收他们一笔钱,但也不算多,若是多了,农户们便不会再来了。

可是今天她没有看到一个农人。

女仆站在原地,脸上的表情变得苦涩起来,夫人自怀孕后胃口便差,只吃得进往日觉得腥的鱼,主君和夫人乃是真心相爱,主君迎娶夫人的时候说过,娶了此女后他一生绝不纳妾,不叫她因此伤心。

可夫人嫁进来已有八年,好不容易怀了孩子,人却消瘦了下去。

主君也因此食不下咽,家中的奴仆也都忧心忡忡,就怕夫人有个好歹。

夫人若是出了事,主君也活不下去了。

主君甚至问过医士,若是不要这个孩子,夫人的身体能不能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