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天祥国各地为秋狩的事四处选拔人才。

武艺这东西跟读书不同,读书虽然苦,但跟身体上千锤百炼的苦还是不同,所以极少有富贵人家愿意让孩子吃习武的苦头。

再说除了元宗,就是谢沛祖父那个时候,很少有朝堂特别尊敬武将,怀宗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所以最富贵的人家大多只是凑个热闹,又把孩子们拉过去好好读书。

常年累月练就罢了,突然练习几个月,还是比不过那些天赋异禀的小孩。

除非现在开始练习,等到陛下再次秋狩了,倒是有可能送过去。

这样一来,能留下的,愿意继续习武的,多是穷苦家的孩子,原本衣食不饱,有了这件事之后,别说衣服了,每日吃肉都能够吃到饱。

他们是不怕苦的,再苦能有饿着苦?

不到半个月,这些官员们发现,找这些出身不好的孩子们培养最佳,基本都不会因为训练太累离开,反而越练越有劲头。

但谢沛苏菀也知道,这只是第一批,所以才能选到最底层的真正有天赋的好苗子。

这次选拔选的着急,若真的给富人一定时间,那还是有钱家的小孩入选。

因为最开始的可能大家都在拼天赋,到慢慢就会拼营养,习武消耗极大,不吃肉肯定不成,而且还要多吃肉,才能强身健体,真正的穷人家谁能天天吃肉。

吃肉,找正经师傅,都是要花钱,花时间的。

所以这次选人,要的并非全才,而是专才。

只要有一方面厉害,就可以入选被推荐。

比如说天生跑得快,天生力气大,天生跳得远这种。

关于骑马,射箭准头,还有识文断字,这些统统都没要求。

总之一句话,只看天赋,不看出身家世你会多少,谢沛跟苏菀已经为这些天赋异禀的儿郎们准备好师傅。

这样一来,选择面就广了许多,如果遇到这种好苗子,就算知府也会多问几句。

这就不得不说平宁山上猎户人家的孩子松生父子两人。

松生母亲早亡,所以从小跟着父亲打猎,家里还能顾个温饱,他爹打猎手艺好,平日里带着四条细犬,再带着他上山打猎。

不过他家顾个温饱而已,平日里父子两人很孤僻,不怎么跟人说话。

松生从小耳濡目染,对打猎射箭有着极高的天赋,如今才十二,射箭的准头比他爹都厉害,力气比同龄人要大许多。

原本松生父子二人,就要在这平宁山脚平静地过完一生,以后世代都是猎户,等松生长大,跟他爹一样娶妻生子,继续当猎户。

可没想到天祥国陛下的秋狩诏令,竟然波及到他们村里。

准备说是波及到附近县城。

附近两个县城的县令都在四处搜罗有天赋,有本事的好苗子。

经过层层选拔,松生父子打猎厉害的消息就传到两个县令耳朵里,偏偏他们所在的平宁山处于两个县城交界处,所以两方就爆发抢人大战。

都想把松生父子占为己有,把他们送到京都,以他们父子二人的本事,以松生的天赋,必然能有一席之地。

所以两个县令天天往松生家里跑,承诺了不知多少事,什么在县城买房子,什么以后不当猎户,专门在县城习武练箭,你们不会骑马对不对?我找人教你啊。

这样的热情,让小小松生极为反感。

对远在京都的陛下跟空章舍人更没好感。

感觉自己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所以干脆谁的邀请也不应,说什么都要在平宁山继续打猎。

别看小松生只有十二岁,但是个有主见的孩子,松生爹又沉默,因为妻子去世,所以对小松生多有愧疚,自然听他的,至于说的什么送妻妾,松生爹直接道:“俺在他娘坟前立过誓,为了松生,绝对不会再娶。”

所以对他们家来说,吃喝可以打猎采摘,对成亲没需求,谁都劝不动。

两家县令没想到谁都没沾光。

最后还是平宁山脚村里夫子劝小松生,说外面天地广阔,不如去看一看,反正秋狩耽误不了太久。

世上不止这一座平宁山,还有许多名山大川跟凶猛猎物,若不去看看,岂不可惜。

还有远在天边的陛下,可以去瞧瞧,等他回来,就知道那是不是好人了。

夫子的劝说反而让小松生有些动心,最后在夫子说和下,以两家县令联合的名义举荐松生父子进京。

因为他们地方偏远,坐马车都要很久,现在又是盛暑,不能每日赶路,所以干脆立刻出发。

两人没带县令给的好弓箭,只拿了平日用惯的弓出发。

县令知道他们脾气倔强,自然全都应允。

还有些人家是为口饭吃去瞧瞧,谁知道一瞧发现天赋异禀。

反正这种故事极多。

刚过六月,全国各地想要参加秋狩的人都已经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