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乾帝“苏醒”,众正盈朝(第5/11页)

见自己惹了众怒,刚才开口之人迅速把脖子缩了回去。

君忆浅平静的看了此人一眼,默默的记下了此人的名字。

最近一段时间,她发现朝中除了魏党和少数帝党之外,又崛起一支隐秘的派系。

这支新派系虽然还没有魏党强大,但已经比日暮西山的帝党强大很多,让她有些警惕。

刚才开口的人,就已经被她划分到这个行列当中。

包括没有公开表示反对拿智慧女神交换姬帅的九千岁,君忆浅知道他肯定也是这个新派系的人,还是派系的大佬。

九千岁很渴望和平。

君忆浅注意到了这一点。

包括魏党的其他人,也都注意到了这一点。

但是没有用。

大势之下,九千岁的意愿只能是螳臂当车。

包括九千岁背后的支持者,同样没什么用。

九千岁自己也逐渐认清了现实。

他还没有接到神君的命令,但是他看的出来,神君恐怕也奈何不了这种大势。

既然如此,就只能认命,如魏君他们所言,接受大环境,适应大环境。

他相信神君也要这样做。

他需要做的,就是配合神君,继续神君的计划,最大可能的掌控大权。

不过神君的计划也要进行微调。

原本神君的计划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让东西合流,潜移默化的掌控大乾和西大陆。

现在就只能通过战争的方式了。

这对他们来说,也未必是坏事。

战争状态下,机会更多。

对于凉山一群降世的星神来说,战火也有助于她们更快的成长。

前提是大乾这边空出足够的位置,保证她们上位。

所以,姬帅他们的回归,在九千岁的眼中,符合大乾的利益,却并不符合神君的利益。

要想一个办法,破坏姬帅的回归。

九千岁没有再公开反对,内心却开始思考怎么才能堵死姬帅他们的回归之路。

一个念头涌入九千岁的脑海:

灭佛!

姬帅他们现如今神仙万佛之主的掌中佛国,而佛门有不少产业也在大乾的掌控之中。

双方都有制衡对方的条件,那就等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九千岁旁听了一下,发现魏君他们对于姬帅的回归一点都不慌。

那么,如果佛门在大乾被灭了呢?

姬帅还能回归吗?

九千岁低头,掩饰住了自己眼神中的凶光。

封神之战,各凭本事。

在大乾的境内灭佛,并没有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之外。

所以,看老夫手段就是了。

这时候九千岁没有发现魏君有意无意的看了他一眼。

九千岁虽然在极力掩饰自己的杀意,但是魏君的实力提升的太快了,还是被魏君发现了一些不对劲。

魏君若有所思,不过也没有在九千岁身上浪费太多功夫。

因为这一次大乾高层会议商讨的是大乾接下来整体的战略布局,包括如何应付这一次封神之战,需要他讨论甚至拍板的地方特别多。

苏琅琊:“魏大人曾经写过的一句话,我们军方认为是很有道理的。正治这种事情,无非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战争也是一样。这一次封神之战既然谁都躲不过去,那就还是会分阵营。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我们大乾的阵营更加强大,让我们大乾的朋友越来越多。所以,妖庭我们还是要拉拢。只是这件事情需要皇室出面,丞相,你能否居中负责此事?”

毕竟君忆浅身体内也流淌着皇帝的血脉。

但皇族和大乾朝堂的割裂现在也是肉眼可见的。

尤其是前段时间,皇族集体玩失踪,想让大乾乱起来,还把董大将军九千岁他们给推了出来,皇族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结果没等皇族站出来主持大局,大局就已经稳住了。

所以现在大乾的局面就很尴尬:

皇族失踪了。

大乾却越来越好。

现如今的大乾,可以说是真的具备了“君主离线制”的各方面条件。

只要魏君愿意站出来登高一呼,不,哪怕是魏党几个人站出来一起呼吁一下,大乾的正治制度就有可能彻底改变。

只是局势发展的太快了。

不仅皇族把握不住,魏党也没把握住。

封神之战让妖庭对大乾的重要性急剧上升,也让大皇子对大乾的重要性急剧上升,从而让整个皇族有了价值。

毕竟,大乾现如今和妖庭关系之所以亲密,主要还是大皇子的功劳。

而大皇子前段时间也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魏党现在是不把大皇子当自己人的。

苏琅琊寄希望于君忆浅能说服大皇子,让她以大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