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6/13页)

目前已经恢复了一半。

见到陆总管出现,赵铁柱和红衣男子齐齐行礼道:“见过义父。”

两人都是陆总管的义子。

陆总管一共有九个义子,赵铁柱最年长,红衣男子排名第二。

他的姓氏也叫第二,无名。

喜红衣,擅杀伐,死在他手中的生灵,比陆总管另外八个义子加起来都多。

论实力,第二也超过赵铁柱。

但因为第二手段太过狠绝,行事往往不留活口,导致他在监察司内部也如同一尊杀神,下属对他惧多于敬,所以他很难当陆总管的接班人。

不过若第二不是杀戮成性的样子,反而行事做人进退有度,那陆总管的继承人恐怕就是第二了,而第二和赵铁柱要如何相处,到时候又会是一个问题。

在京城,一个人表面上是什么样子,和他实际上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很难完全画等号的。

陆总管对两个义子点了点头,把目光放在了第二身上,主动问道:“老二,你认为这些传言是谁散发出去的?”

第二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我猜恐怕是魏君自己散播的。”

“魏君自己散播的?他疯了?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赵铁柱吃惊道。

陆总管欣慰的笑了笑:“我和老二想的一样,消息是魏君主动散播出去的。”

赵铁柱:“……”

这不是有毛病吗?

他不理解。

“义父,魏君为什么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要知道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那他肯定会遭遇巨大的阻力,很多人都不会让他继续调查下去的。”赵铁柱道。

陆总管轻叹了一声:“魏君应该是想尽快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为真,若真有人因此给他施加压力,那就能够作证他的推测了。”

第二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魏君这是以身为饵,钓鱼上钩。”

“但是他这条鱼饵很容易让人一口直接吞下去。”赵铁柱担心道。

第二的语气中有罕见的钦佩:“这说明魏君确实不是那种沽名钓誉的伪君子,他是真的不怕死,宁可去死,也要查清卫国战争背后的真相。”

“不错,魏君这样做,应该是已经做好自己被施压甚至加害的准备了。”陆总管同意第二的看法:“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年轻人,居然能够做到这一步。”

“等等。”赵铁柱有不同的看法:“义父,老二,现在还没有确定传闻是魏君对外散布的呢,你们怎么就这么笃定了?”

“确定了。”陆总管淡淡道:“除了老九之后,我也安排了其他人暗中保护魏君,以防万一,毕竟魏君得罪的人太多了,他们向我汇报了魏君的行踪。”

赵铁柱:“……”

他服气了。

陆总管其实也服气了。

“论尽忠职守,和魏君比起来,我都有些惭愧,自愧不如。”陆总管道:“老大,魏君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查清楚了吗?”

“肯定还没有查清楚,毕竟事情发生已经距离现在过去的时间太久了,不过我确实查到了一些东西,能够佐证魏大人的推测。”赵铁柱的脸色转为凝重:“义父,当初西大陆联军在甫一登陆后就能够过五关斩六将长驱直入,其中恐怕还真有些猫腻。我们的将士很有可能不是没有挡住西大陆联军,而是他们连抵挡对方的机会都没有。”

“什么意思?”

“当年很有可能有人假传军令,禁止各关卡的士兵抵抗,实行了不抵抗政策。”赵铁柱看着陆总管逐渐变得铁青的脸,自己的内心也十分沉重:“义父,我查到了宋连城身上。”

“宋连城?”

陆总管和第二全都面色一变。

第二脱口而出:“千金楼的宋连城?”

“对,就是他,传说中财富足以买下京城的宋连城,天下知名的富商。”赵铁柱道:“宋家本来就是天下豪族,宋连城当年正是贾秋壑麾下的副将,在当时贾秋壑手下排第二。卫国战争开始之后,贾秋壑的第一副将被处死,宋连城本来也应该被处死的,但是宋家花了巨款,买下了宋连城的一条命,所以宋连城逃过一劫。”

陆总管面沉如水:“如果和宋连城有关的话,那就麻烦了,朝廷内部有很多要职官员都和宋连城过从甚密,他也资助了很多寒门学子,在朝野间的声望都极高。”

“是,就连魏君魏大人,其实也受过宋连城小小的资助。当年魏大人求学之时,在宋连城名下的店铺里做过工,算是为魏大人解了当年的燃眉之急。魏大人算是有骨气的,自力更生。这些年宋连城开办书院,免费为很多寒门学子提供教育,甚至主动出钱资助一些寒门学子进国子监学习。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宋连城散财无数,他的财富也增涨了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