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好人宁为(第2/3页)

毕竟谁会不稀罕一只没事趴在那里养眼,有事了“喵”的一声,马上就能给予研究助力的超级实验室助手呢?而且进行数学分析跟模拟进度还特别快,曾经要等两、三天才能拿到的结果,基本上当天都能给出报告。以往要等几周,甚至数月的大型复杂计算结果,现在基本上半个月之内都能有消息。

这种效率也足以让人爱上这里的科研环境。

再加上从实验室出来,想要放松时,还有能找到一、两个知己喝上一杯,这环境是真心无敌了。

这也让宁为感到非常满意。

毕竟这些教授们的工资其实并不算高,在基本生活已经有完美保障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更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许多喜欢表达的科学家,有了三月这个贴心的助手,还能够完全无障碍的使用华夏互联网产品,这就更让人感觉惬意了。

尤其是很反直觉的是,华夏绝大多数普通人其实潜意识里要比那些西方的普通人更尊重知识,更尊重高级知识分子,这就是许多文化人能成名的原因。可惜的是许多人并不珍惜这一身份,活生生将“高知群体”这个原本褒义的词汇,玩成了“砖家”而已。

比如这样的科学家闲暇时想在网络上科普些东西,三月能手把手的帮他们申请整套各类互联网产品帐号,企鹅微博、知否等等,还能实时把这些人想要发表的东西翻译成中文,并将评论区那些中文的问题同步转化为英文,或者其他语言……

不用怕这些发言没人看,毕竟有三月这个小可爱呢……

虽然它遵守华夏的人工智能法案,在每个社交平台上只有一个帐号,但这并不妨碍它能详解各个平台的算法,然后将这些内容精准的推送到那些喜欢这些知识的人群面前,来帮助这些科学家们在华夏俘获大批粉丝。每一个公开发言都能极快收获无数回复跟提问,也能让这些科学家在华夏迅速获得归属感。

总之,三月是真的照着宁为的要求,把这些不远千里来到华夏为推动世界科技进步做贡献的科学家们在精神层面伺候得极好。这些科学家们自然也愿意邀请三、五好友来一同奋斗。

所以其实艾德温·乔治的数据都不准确,从他的视野来看,这三个多月时间里也就四十多位科学家、教授去了华夏,但实际上研究新理论的基础实验室已经聘请了127位常驻外籍学者。

这些还都是经过了考验,的确是现在实验室急缺的人才。

不符合要求的都被礼貌的劝回了。比如那两位到了华夏,又回到CERN的物理学家,明面上的理由是待遇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实际上还是因为需求不匹配。如果真的有用,宁为是真舍得给出顶级待遇的。

别说这项研究国家已经拨款,就是他自己出钱也会把人留下来。

总之在这个春节,宁为觉得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出意外的话,他几乎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能提前完成第一个十年计划中最重要的任务——找到在宏观世界进入尺短空间的方法。

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当人对某项事情的预期是以不出意外的为前提的话,往往就会出现意外。

大年初二,宁为正打算跟往年一样带着江同学跟宁可,到那些一直帮着他的前辈们家里都拜访一圈时,接到了实验室的电话。

“喂,宁,我是本杰明,你应该记得我对吧?”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记忆力好的好处了。

宁为立刻在脑海中泛起了那个留着大胡子却很少打理的白人形象,更记起了这位教授来自于麻省理工,能力非常突出。目前负责对一些特定空间的能谱进行精确测量并进行分析的工作。非常重要的项目,主要是为寻找到尺短空间入口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三月进行数学建模。

“当然,卡特教授,你是我这些年遇到的对物理学研究最为严谨的教授之一,我怎么可能不记得呢?我们还坐在一起讨论过很多问题,你的看法让我受益匪浅!今天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宁为不着痕迹的吹捧了一句这位卡特教授,也让他的语气变得不那么急躁。

“哈哈,宁,你太谦虚了!那天的谈话是我受益匪浅才对!事情是这样的,你还记得我跟你提到过之前我在MIT合作过的一位朋友吗?”

宁为彬彬有礼地问道:“你说的是克里·罗德曼教授吗?”

“对对对,就是他。我记得跟你说过,我们之前在一起搭档过,合作得非常愉快,他能来的话,将能大大加快进度!本来我们已经说好了,他会在后天来华夏,但他今天给我来了电话,学校不但没有批准他的假期,董事会甚至用卑劣的手段骗去了他的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