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不能放松

某些“有识之士”已经发现目下大明各地官场的变化。

首先,山西剿匪以后,本来号本朝名将的张万邦,总算是顺理成章的高升为山西总兵。

在这以后,整个大同军的各级军将们,也都陆续升迁。

朱由校早有准备,地方上因流寇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却还是因此处置了一大批骄纵不法、贪腐误事的军将。

这些被撤职的军将们,取而代之的自然是忠于朝廷的大同军将领以及那些从皇家武学院出来的“天子门生”们。

文武的情况都差不多,朱由校追究山西、陕西民变的罪过,光知府一级的就处置了七人,知府以下官吏更是数都数不过来。

这是一次官场上的大地震,但民间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当然,还是有些人看出来皇帝这是借助民变来铲除异己,盛传之下,民间对此也是津津乐道。

这还只是山陕两省的情况,像是北直隶,现在早已经全都换城皇帝自己的人了。

那些原本不遵从朝廷的豪强和地方官,前者都以各种名目被东厂和锦衣卫拿下,后者也都以各种明目罢官的罢官,暗降的暗降。

总而言之,现在的官场比起从前五十年,是相当的令人舒服。

朱由校是舒服了,可是那些江南盘踞已久的财阀们就难受了,他们也都猜得出来即将要发生什么事,可却都没有什么办法。

“诸位都说说,如今这个局面,究竟应该怎么办?”一名穿着紫色绸袍的老者,轻抚胡须,眼神中流露出的,远不似话中那样淡然。

周围几人也都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商界大佬,放十年前,说是在各地只手遮天也不为过。

可是现在,他们脆弱得很。

一个大腹便便的商人闻言道:“早些年我就说了,朝廷搞那个什么皇家商会,就是没安好心。”

另一个长得尖嘴猴腮的商人冷笑:“郑东家,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孙传庭眼看着就要到金陵来赴任。”

“等他一到,我们就全完了。”

郑东家双眼一亮:“欸!莫不如,我们往南跑吧,全部家当都往南迁!”

为首的紫衣老者摇头:“不成,在做的有不少就是前些年从中原拖家带口过来的,现在如何?朝廷不还是追过来了。”

“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事情,只有一个办法。”

众人这才打起精神,纷纷靠拢过去。

“愿闻钱老妙计!”

皇帝调孙传庭任江南总督,目的再明显不过。

如果说孙传庭去山西总督可以说是剿匪,那么他来江南,是来做什么的?江南歌舞升平,一无匪患,二无灾荒,用他总督什么?

要知道,总督这等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官,可不是随便设的。

一般只是在需要稳定局势的地方,朝廷才会临时设置总督,皇帝在江南设置总督,其心思到底如何,不说也应该知道了。

……

紫禁城,乾清宫。

皇后张嫣、裕贵妃童静儿、良贵妃王氏、纯贵妃段氏等人焦急陪伴在龙床一边,眼看太医将一根银针插入天启皇帝人中。

由于常年久坐,缺乏锻炼,朱由校年方二十余岁,身体却根本不如后世正常二十多岁的健壮小伙子。

也不知是天寒还是什么,这两个月朱由校已经感冒三次了。

浑浑噩噩睡了两日,朱由校今日才觉得鼻子有些通气,脑袋不那么疼了,这才坐起来,轻轻呼出口气。

魏忠贤见状,第一个扑上前去,涕泪横流地喊道:“皇爷大喜,皇爷吉人自有天相!”

张嫣仍旧有些厌烦魏忠贤,不过碍于皇帝在场,也不好过分斥责,蹙眉看着太医道:

“陛下怎么样了?”

太医收起银针,跪下去道:“回皇后娘娘,诸位贵妃娘娘,陛下体内寒气去除,熬上几副热药,便就能痊愈了。”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张嫣松出口气,喜极而泣。

裕妃童静儿也是双手合十,不住的祷告感谢上天,还给了他的皇帝生龙活虎的一条命。

朱由校觉得,这就是朝政太多,导致身体孱弱,所以才老是得感冒。

其余别的,其实并未想太多。

不过身为皇帝,这种情况有时候真的身不由己,尤其是现在,大明才刚步入正轨,内外各方仍旧虎视眈眈,容不得半点懈怠啊!

朱由校做起来,第一句话便是:“有劳皇后,诸位爱妃近日为朕操劳了,魏忠贤,朝政如何?”

见皇帝起来第一句话便是国家大事,张嫣皱了皱眉头,犹豫再三,道:“爷,您还是要保重龙体啊。”

“妾身知道国事为重,可要是没了您,这一切不也都没了?”

朱由校一愣,这话倒是提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