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办晋商从渠家开始

朱由校的面色很平静,群臣都以为他是在憋着怒意,实际上,他的心中就和现在看上去一样。

范永斗的事,朱由校说实话不是很在意,更谈不上生气。

无论这些晋商有多大的体量,多大的能耐,不过也就是能做一些蝇营狗苟之事,因为现在已经不是五年前了。

在厂卫无孔不入,皇权极盛的这个年代,只要他们稍露出马脚,自己就能将他们连根拔起!

就算没有任何马脚,那朱由校也能利用皇权超脱于俗世之外,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与被自己推向顶峰的皇帝集权作对,无论官还是商,都还是太嫩了。

替死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刚好是个查办晋商的口实,那就说的再大点。

查办了晋商,山西也就差不多了。

朱由校微皱眉头,平静说道:

“范永斗之事,朕早有听闻,非三法司之过,更不是锦衣卫失职,经应爱卿提及,朕自当洞悉其奸,秉公办理。”

“范家在战时向建虏输送物资,而今又寻冤人替死,殊属可恶!”说着,朱由校的话语变得凌厉,神色也逐渐转怒,以手击案道:

“传朕旨意,张家口知县、县丞、师爷惧著革职,京师戒严,从速捉拿逆贼范永斗,通缉范氏全族,抓到即斩。”

“再敢有徇私枉法者,全数革职查办,不得有误!”

大朝上的这一番奏对,群臣们谁也没能事先料到。

这一番圣旨由御前太监王承恩在殿前宣布,宛如一道雷霆洪波,更似一道自乾清宫向外散发的地震,使得气氛骤然紧张。

群臣都是禁不住心里敲鼓、脚下发软,眼看一道裹着闪电暴雷的乌云,转瞬间逼到了他们的头顶!

科举大案至今不过一年,在朝官员东林几乎全军覆没,余下者也多有牵连。

科举大案后,满朝官员一个个胆战心惊,寝食不安,就这样过了一年。

谁也没想到,今日又有一桩大案!

范家死灰复燃,牵出了暗中不知积蓄多久的替死密桩,除范永斗以外,不知还要有多少范家人未死。

皇帝的这道圣旨,镇住了殿上群臣,更使得远处山西的晋商们全数都低矮了半截。

因为,他们最后的一招底牌已经被发现了。

自此以后,朝廷必会严防有权势者替死,想要替死所花费的资金成倍增长,难度也今非昔比!

本就受制于皇权淫威之下的晋中官商们,此后就更不得抬头了。

想必消息一经传出,就连蠢蠢欲动的山西官场都是黯然失色,晋商们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满朝的官员,这下全都成了苦瓜脸。

是啊,科举大案才过去一年,又来了个范家替死案!

这下又要有多少官员陷进去?

朱由校内心冷笑,看看乾清宫里朕的这帮肱骨之臣吧,现在他们一个个的神色,就像吃了屎一样难看!

震慑住朝堂上的重臣们,再去办地方,就是水到渠成!

无论心里有没有事的,现在都是如同过河的泥菩萨,根本不敢再去惹是生非。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厂卫又要成疯狗,到处逮人咬了,被他们抓住把柄,一切就都完了!

……

山西太原,三晋源总号。

晋商们都被眼下严重的局面给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次替死案的发生,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当然知道。

就连祁帮的领头羊渠敬信,也是变了脸色,手里拿着朝中的回信,连嘴唇都在发抖。

信上这名朝廷官员的口吻非常严重,甚至在信中说这是他最后一次与渠家联系。

还不止如此,祁帮的成员大多都被孤立。

地方上的山西官员没了动静,朝廷上也是静若一潭死水,无论怎么送钱、送信,都是杳无音讯。

这种宁静是极为可怕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说明,一场由皇帝主导,针对晋商的大规模清洗,就要来了。

案发后,京师北镇抚司几乎倾巢而出。

以畿辅为重,北镇抚司派往各地二十余名权威极高的千户,事发地张家口由指挥使许显纯亲自整顿。

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四处的地方督办司衙门,分别由田尔耕、崔应元、孙云鹤、杨寰四名千户负责。

这次他们下去,一是负责整顿各地督办司,二也是为了越过三法司系统,直接查办那些祸国殃民的晋商。

朱由校显然已经没有耐心等着下去那两名阁臣再慢悠悠的行事了,况且从之前的情形看来,他们也已经表达了对自己的忠诚。

让他们下去,其实也根本没有打算让他们将剩余的晋商全部查办干净。

只要知道他们下去以后是什么态度,这也就够了,当然能给晋商们提前造成点小麻烦这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