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署都司、加山西副总兵

京师内外,就像是两个世界。

永定门至承天门的一条笔直街道,总是那么繁忙热闹,初进门时,甚至是人挤着人。

或许是因为地处进出城的交通要道,又是南北城交界,去北城的几个市集,去西城的巷子胡同区都十分方便,各地来的商人总喜欢在这里交易卖货。

一些外地来的游客,也多是由此门进入京城。

张万邦出身不算低了,可却从没想到京师会是这样的繁华,走在进宫面圣的路上,他甚至有些流连忘返。

“大同总兵张万邦进宫面圣,还请通禀。”

向守卫承天门的勇卫营千总说完,很快就从皇城里跑出来一个太监,领着他经甬道前往三大殿。

张万邦是三大殿修建好以来,第一位由此面圣的将领,当然,这也是他此生唯一一次步入皇城。

这里对他而言,是极威严崇敬的。

皇城之中,宽敞大方,再没有京城内那种拥挤感,这让张万邦舒服地松了口气。

他环顾四周,立即肃然起敬。

只见到鲜红、金黄、单龙、双龙、圆形、方形、玄鸟——各型各色的旗纛在风中猎猎作响,环绕在“明”字高招旗周边,灿若云霞。

来不及多看,随着太监走过一处殿宇,眼前来了一队锦衣校尉。

十六名身着锦服的卫士,头戴豹皮帽,身穿红缎长袍,腰间悬着佩刀,为首那人挂着北镇抚司的腰牌,步伐整齐,又稳又快地在皇城中巡视。

不知走了多久,眼前开始出现一座极威武的大殿轮廓。

远远看去,大殿上空飘扬着最大的一杆“明”字高招旗,两班举着金色长枪,腰配长刀的御前大汉将军正分列两侧,紧紧护卫。

走近一看,殿上挂着一副匾额,上书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皇极殿。

这里便是往日朝廷举行朝会,朝臣列班向皇帝上奏之所。

因万历年间遭受大火,从万历四十七年至天启四年初,历时四年,耗费千万,总算是修缮完成。

三大殿是大明朝的门面,无论各地文武,还是其它国家和部落的使臣,从此经过无不是倍觉震撼。

至于平台,则是位于皇极殿内。

平台只是一个概称,一般受到平台召见的文臣武将都要前往皇极殿,到往日朝会处更深的一个角落面见皇帝。

修缮好的皇极殿,通体都由亮金色的地砖铺盖,柱子上纹着工匠精心雕刻的蟠龙,宣德炉列设两侧,持续不断燃着熏香,以保证冬日临朝大殿内温暖如夏,香气四溢。

走到殿上,张万邦发现,自己的每一步,都能发出甚是清晰的回音,殿内只要稍有动静,就能听得清清楚楚。

太监领着张万邦来到平台,躬身向上头的皇帝禀道:

“陛下,大同总兵张万邦带到。”

听了这话,张万邦虽然知道有些无礼,但还是忍耐不住心中好奇,微微抬头,想要看一眼自己日日喊着为之而战的皇帝究竟什么模样。

……

朱由校手中正拿着一本书看着,魏忠贤不知何时已经离开,闻言立即放下书,冲张万邦笑道:

“是朕的大功臣来了,朕这几日都在等着你!”

“来人,赐坐!”

语落,王朝辅挥手示意,命一名小阉体贴的端了凳子上来。

张万邦没想到天启皇帝会是这般的平易近人,又惊又喜,却显得更加拘谨,屁股也只浅浅挨着凳子一边。

“朕本意是想让姜弼援救大同,你们宣大一起援救镇城,却没想到,你自己就办到了。”

“朕没记错的话,你本部不过两万,算上西路兵马也不到五万,是如何能在平原击溃十余万西虏骑兵的?”

“来,细细说与朕听。”

张万邦一听,心下有些犯嘀咕。

十余万,陛下哪听说的有十余万西虏骑兵?

“启奏陛下,围攻镇城的林丹巴图尔所部骑兵据臣估算,应该在八万之数,并没有十余万之多。”

朱由校闻言脸上笑容一顿,顷刻间又笑道:

“你倒是老实,不过八万西虏骑兵,在平原上想以四万步军击溃,还是很难的吧?”

“全赖陛下调度有方!”

张万邦先是拍了一句马屁,然后说道:

“西虏骑兵人马虽众,然大同乃是臣的辖地。臣于大同镇兵五载,各处地势如何,哪条河流湍急,哪条又足够供给八万人马水源,了然于胸。”

“西虏骑兵为主,以臣对西虏作战的了解,其部民战时为兵,闲时放牧,每战必一人数马。”

“一人数马,就需换乘坐骑,因而需要寻找到一处可供其大军饮马的水源。大同镇城三十里之内,唯有登白官道两侧河流有此作用。”

“因此,臣决定不直接去解救镇城,反其道而行,切断其饮马换乘之水源,夺回登白官道,再于两侧设伏,大破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