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4/5页)

周围也有细碎的嘀咕声,倒是没有说国家和解放军什么,只说早知道多带点东西了。

有人开始拍大腿后悔自家的录音机没带出来,明明费力一点还是能带来的,有人说家里当时着急忙慌的,有个金戒指不知道跑哪去了,有人则是念念叨叨自己现在一点都睡不着怎么办。

正当五口之家的父母也加入到了后悔没带xxx话题中时,一道突兀至极,如同炸雷一样响亮又清脆的鼾声响起。

这大声的犹如雷公在世一般的鼾声一响,周围的人下意识就静了几秒。

直到一道女声很气急败坏的响起:

“别睡了!起来!在家吵我还不够,现在几万人都听见你打鼾了!”

也不知道谁先笑了一声,接着笑声仿佛被点燃了一般,周围所有醒着的大人都大笑起来。

对于看别人的热闹,大家都很是喜闻乐见。

笑声传了出去,离得远的人听见声音,不明所以,努力抬头去看前面发生了什么事。

而以那位打鼾的大兄弟为圆点,四周的人们因为这件事瞬间忘了抱怨,转而热火朝天的聊起了“我家谁谁谁打鼾也厉害”“谁谁谁跟我说过一个治打鼾的秘方”“结婚前可一定要弄清楚对象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缺点”等话题。

长乐市的居民们终于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能够与十几万乃至几十万陌生人凑在一起的时光。

并且就算自己以后七老八十了,也可以跟子孙吹一吹“那年地震我们紧急转移”的故事。

他们热情的互问姓名,聊家人,工作,子女,又说国家现在可真是厉害,地震都能预测。

还有热心肠的大妈神神秘秘与刚交上的同好朋友分享“刚有个解放军小伙扶我,诶唷,长的俊呐,你家孙女有对象没?要不我帮着撮合撮合”。

军人同志们都没反应过来,刚刚还唉声叹气一片担忧的长乐居民们仿佛瞬间开通了聊天开关一样,在这个漆黑的夜晚,明亮的灯光,解放军的陪伴下,快快乐乐拉起了家常。

坚毅军人担心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先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这个时代的中州人天然对国家军人满满信任,就算是再怎么焦躁的情况下,也没有人试图朝解放军们发泄怨气,要是真有人敢出这个头,不用解放军反应,周围的老人就能揍死他。

大家索性自己给自己找乐子。

反正也不能睡觉,还不如聊天。

人群里还出了十几个“说书人”,说起村里传下来的“鬼故事”和各种灵异怪谈有模有样,还带自己配音的。

尤其是一些老人,他们代代相传的故事可多了去了,直听的人都舍不得眨眼。

讲故事的人讲着,周围的人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配合着这种环境气氛,简直是最佳听鬼故事地点。

既渲染了恐怖氛围,这么多人在,也不用太过害怕,尤其是那些只在一个个小村子里流传的故事,那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听到的。

军人同志们自然也是听到了,这种行为严格来说是在宣传封建迷信,但情况特殊,再加上现在国家抓的也不严了,他们索性就当没听到。

甚至还有几个爱听故事的,巡逻的时候特地竖着耳朵多听了几句。

坚毅军人知道后,足足沉默了好几秒。

他是万万没想到,这么多人出来避震,最后的发展居然是一起津津有味听鬼故事。

不过没有人有怨言,他还是松了口气的。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部分人都没了之前的紧张感,已经有一部分人觉得是国家搞错了,可没有人说出来。

大家只抱着“大不了就在这过一夜,也没那么糟”的念头。

其他避难地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在最开始的担忧与热情过后,就是深深的疲惫与困倦,这个时候不能睡觉还要吹冷风,无疑是让人很痛苦的。

坚毅军人第无数次低头看了看手表。

凌晨三点二分十七秒,依旧没有地震。

中央给出的指令也依旧是持续等待。

又过了一段时间,人群哈欠声此起彼伏,倒是一个没牙的老太太正神采飞扬的讲着故事。

旁边巡逻的年轻军人整个身子都往那倾斜几分,一副恨不得竖起耳朵听的架势。

只见那老太太说着:

“我太公提着灯笼上前一看,心立刻就安定下来了,说再有什么危险困难都不怕了,要多安心有多安心,你们猜猜,他见着什么了?”

周围人急得不得了:

“是不是黄皮子?他昨晚上见过的黄皮子回来了?”

“我猜是那条白蛇吧,他不是救了那条蛇吗。”

人群里混进了个小孩,催促道:“奶奶你快说吧,见到什么了呀?”

“嘿你个毛头小子,还挺着急,好吧,我就告诉你们吧。”

所有人,包括那位年轻军人都立刻提起精神准备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