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3页)

骆时行一边拍着身上的雪一边老气横秋说道:“你可算是想明白了。”

哪儿能现上轿现扎耳洞呢,种地这种事情难道不应该早点来吗?

阿勒真过来就是为了取经的,种地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还是很复杂的,从育苗到插秧再到遇到虫害怎么办,还有除草要怎么弄。

中原先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总结出了各种节气,那些节气其实就是为了让大家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心里有个底。

然而当骆时行将历书摆出来之后发现了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这边的时令跟中原又不一样,不能直接套用啊!

这一点就连阿勒真都承认,他苦笑着说道:“当初我也曾经尝试过,只是都失败了,不仅仅是时令问题,还有许多种子种下去压根就不发芽,发芽的也长得不好,反正问题很多。”

种地又不是真的随便都能种,要是那么容易的话陶渊明也不会感慨“草盛豆苗稀”了。

骆时行本来想把这件事情都交给程敬微的,反正程敬微在这方面好像知道不少。

然而就算是程敬微也有些不确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施肥和除虫的问题。”

种植的话,他多少能够掌控一些时令,然后根据天时再进行微调,可施肥除虫很成问题。

尤其是除虫,南边虫蚁众多,种类能是中原的好几百倍,除虫一定要做好准备。

骆时行一条一条的列出来,听着听着忽然想起一件最主要的事情:“你选好地方了吗?最好是平原哦。”

阿勒真微微一愣:“你们这里也不是平原啊。”

骆时行面无表情说道:“你以为我们不想要平原吗?”

那不是没机会么,当初想着能有一片自己的地盘就不错了,哪儿还敢挑肥拣瘦啊。

阿勒真颇感兴趣问道:“那你们现在打算怎么做?”

骆时行也不藏着直接说道:“梯田,在山上开梯田也一样的,哎,也很麻烦。”

阿勒真看了看他又看了看程敬微,他现在就有一种感觉好像这俩孩子没什么不能解决的一样。

骆时行写完了之后将纸交给他说道:“初期就是这样,先去选地方吧,记得选容易灌溉的地方,如果发动百姓一起种的话就记得先去垦荒。”

阿勒真听了之后拿着那张纸跟捧着圣旨一样走了,骆时行转头看向程敬微说道:“我刚刚突然想到,现在天气突然变冷,育苗是不是不太方便?”

程敬微点头:“我已经让人用泥砖去盖一座暖房,到时候在里面育苗,然后等到气候温暖直接插秧就行。”

骆时行十分欣慰,哎,要是阿勒真能有程敬微这么让人放心就好了。

其实就算是被流放过来的人真正会种田的也不是很多,韦子耀倒是有一些经验,但问题是他之前种的不是小麦就是黄米,对于水稻并没有多少经验,至少选种上面就卡住了。

程敬微下意识地看向骆时行,骆时行微微后仰:“你看我干嘛,你不说你会育苗吗?”

程敬微解释说道:“看人弄过,但是选种我不知道啊。”

那个时候他已经不需要亲力亲为,只不过粮食产量一直不太高所以专注这方面对于育苗有所了解,然而忘记了选种这种事情。

比较起来选种应该是更重要一些,然而现在的问题是韦子耀不太清楚水稻的选种要怎么来。

阿勒真就不用说了,至于求助魏思温,骆时行转头看向跟在阿勒真身后的魏思温。

魏思温轻咳一声说道:“我也没种过地,书上也没有。”

他出身不错,最多也就是去过乡下收租,哪儿会这玩意啊。

骆时行:……

哎,这俩拖后腿的愚蠢大人。

骆时行长长叹了口气:“行吧,我们……商量一下。”

程敬微这偏科也太明显了,搞得骆时行都怀疑他育苗的时候到底行不行。

面对小猞猁怀疑的目光,程敬微面无表情地伸手糊了他一脸:“我去做曲辕犁。”

说起这个骆时行更想叹气,原本他是不想让程敬微再动手的,他们手下有人啊,那些人做惯了事情,按照他的命令做东西总没问题吧?又不是让他们搞发明创造。

结果这些人脑子真的是不够用,骆时行在旁边指挥着他们都能做出不符合要求的东西。

当然最主要的是在沟通的时候好像都很难,骆时行需要把那些稍微专业一点的术语换成他们能理解的话。

最坑爹的是很多描述性语言哪怕让他转换他都转换不过来——当地的语言体系没有相关词语或者句子!

骆时行跟他们沟通的心力交瘁,感觉做个曲辕犁怕是要折寿两年。

程敬微实在是看不下去,决定接手这件事情,他做个样品出来,回头让这些人照着去做就行了。

程敬微拿着泥板就出去做手工活,其他人互相看了看,骆时行头也不抬地说道:“秀之,你带着弟弟们去抓鱼吧,抓回来的鱼把鱼洗过之后用盐腌制风干,剩下的鱼鳞鱼鳃什么的留下来泡水发酵,回头用来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