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二波寒潮的危险性,庆国百姓体会不深,受灾严重地区的人已经被转移,又无现场直播了解当地情况。

他们的脑海里只有顶着寒风踢冰雹,打冰雹仗的美好记忆。

大部分人都是欢喜的,他们还是人生第一次打冰雹仗,以前哪儿见过这么大的冰雹。小部分人的悲伤在于自家小汽车车顶被冰雹砸凹陷,估计得花一笔钱来更换汽车或维修车顶。

在寒潮结束后,国家第一时间派人前往受灾地区进行拍摄直播,让大家直观了解到此次寒潮的危险性,不要因为基因改造液和撤离及时而狂妄自大,觉得能与自然一搏。

在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

受灾地区的视频传回来,画面无一不显示第二波寒潮危险性极大,受灾地区的冰雹不是拳头大小,而是足球那么大,街道上的铁质垃圾桶,报刊亭的顶部,路边停放的小汽车全都被砸了个对穿,地面被砸得坑坑洼洼,街面上的店铺玻璃全部无了,更甚者楼房屋顶也被砸出几个大坑,墙壁还隐隐有细纹裂缝。

这样的城市不止一个,沿海地区受灾严重的城市几乎都是这样,损失惨重。

直播里,请专家现场计算冰雹下降产生的重量,得出一个结论,按照地上坑的深浅来计算,即使喝了基因改造液,这样的冰雹多砸几个在人身上也是会出大问题。

一个个现实□□裸地摆在大家面前,刚才还在吵着冰雹怎么停了,都没玩够的人自打嘴巴。

这么大的冰雹,他们可玩不起。

他们一致改口径:寒潮消失得好,寒潮消失得妙。

视频里的画面冲击过大,部分人又开始担心了,寒潮突然消失十分古怪,之后还会再出现吗?下次他们能像这次一样准备充分吗?下次时间太急怎么办?等等一系列担忧在网上传播,影响越来越大。

直播最后给出了他们想要的答案。

“此次寒潮消失突然,大家不必过于惊慌,担心哪天再次突然出现。我们咨询了气象局,他们再三确定,此等强度的寒潮近十年不会再度出现。”

国家台背书的发言安抚了大众的心,近十年不会再出现,真是太好了。冰雹是好玩,但小命更重要。

时长不见,必会怀念。

十年不会再出现这样的寒潮,大家都把在这次寒潮中拍下的视频照片留下来当做纪念,准备以后给儿子孙子看。

你看,你爸爸/爷爷/妈妈/奶奶当年玩过拳头大的冰雹,你没玩过吧。

十年不会再出现这个结论是气象改造器组研究员翻阅气象改造器说明书时在最后一页的临时补充里看到的。

明明是很重要的内容却不在使用说明页,也没有重点标识,还被塞到最后的临时补充,不注意都不会发现!

【临时补充:经过气象改造器消除的气象在近十年不会出现,请谨慎使用。】

研究员赶紧报告了这个事。

当时大领导等人正在开会讨论寒潮结束后一系列问题,正好谈到如何解决民众的疑惑,这个问题气象组也无法断言,他们也不知道这种规模的寒潮以后还会不会来。

研究员的出现宛如雪中送炭,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说明书上的解释被安在气象组头上。

气象组:不知道这算不算背锅?

大领导表示:“你们要好好研究这本说明书,不能放过任何细节。”

他未说出展望和期待只因气象改造器过于逆天,听齐老说就那么一下全球寒潮就消除了。可能比修复舱更加高端难懂,他们国家的研究员本来就拼命,他就不额外施加压力了。不敢想马上攻克这个难关,只希望他们能从中领悟点什么,制造出更加好用的东西就好。

气象改造器组研究员们:“明白。”

他们也听说了气象改造器发动时的场景,波澜壮阔是一种层面的震撼,平淡如水是另一种层面的震撼。就像绝世高手出招,一挥袖方圆数十里的敌人便灰飞烟灭,气象改造器给他们的就是这个感觉。

逆天,无法想象,震撼到全身发抖。

此物的说明书竟在他们手上,他们能研究它简直三生有幸。

他们心潮澎湃却不胆怯,从古至今庆国跨过无数难关,从无到有的导弹,上天揽月的载人航天,下洋捉鳖的蛟龙号。他们有信心,气象改造器一定能攻克下来。

这一部分问题解决后,相关人士离开。大领导和专家团继续开会。

大领导:“寒潮这一个难关我们算过去了,但它的时间与我们所知晓的任何时间点都不一致,我们现在根据那几份报告只知道后面会发生各种变化,什么时候,在哪里,都不知道。为此我们不能松懈,各部门要继续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专家团:“是。”

大领导:“根据最新传回的信息,沿海各城市的毁坏程度相当。下次不知何时到来,必须立即维修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