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鲜肉小馄饨(第4/5页)

送走杜昉,孟桑二人先是被管事领着,在庖屋各处转了转,熟悉有什么食材、有什么庖具等等。

到底是公主府邸,府内庖屋连带着库房、冰窖等等,占地比国子监食堂还要大些。所存放食材皆为每日购置,种类繁多、数量不少,米面肉蔬无甚缺漏。

孟桑就跟《红楼梦》中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一般,一时有些看花了眼,心中啧啧称奇。

这几乎是天下庖厨梦寐以求的后厨,倘若她也能拥有一间如此大而豪奢的……

摸着怀中钱袋子,孟桑顿时冷静下来。

忒穷,与其做梦,不如干活赚银钱。

看完一圈,管事和气问道:“不知孟师傅要做些什么吃食?府上一应食材都是有的。”

孟桑唇角勾起,要了豚肉、江米、红豆等诸多食材,又指向屋外翠竹:“除此之外,还要五根慈竹,不知可否行个方便,让仆役砍来?”

长得如此漂亮的慈竹着实难得一遇,不用来做竹筒饭,岂不是白费它多年努力?

孟桑自觉是个惜才之人,绝不浪费任何一样食材,势要让它们都变成珍馐美味,方才心满意足,就此罢休。

周遭,那位管事并一众仆役怔住,还要五根竹子?

到底是在长公主府上做事的,管事神色瞬间恢复如常,温声道:“自是可以的,不知五根够不够?我可让仆役多砍几根来用。”

孟桑点头,笑道:“那就再好不过了,劳烦管事。”

“孟师傅客气,我这就带着仆役去砍来。”

竹子有人去砍,孟桑和姜老头安心准备起竹筒饭来。①

取江米、红豆、稻米,用清水浸泡。另将腊肉切丁、豚肉切块,各自用不同辅料腌制调味。最后择出毛豆、玉米粒、花生等小料,待一会儿装填时随意混合。

不多久,管事和仆役带着砍好的竹子回来。这位管事心细,带回的竹子已经砍去枝叶,清洗干净。

“孟师傅掌个眼,看这几根能用否?”

孟桑一一挑拣过去,笑道:“多谢管家,挑的都是极好的竹子,能用。”

这时,杜昉回来,正巧撞上孟桑向管家要一位手上功夫利索、力气大的仆役。

杜昉打了个招呼,笑道:“那这院里可就没有比杜某更合适的人选了。孟师傅尽管吩咐,是要杜某劈砍竹子?”

孟桑点头,倒也不过分客套,指挥着杜昉将竹筒砍成一段段的。随用竹筐运去井边,悉数用清水洗净内里,放回去沥水备用。

忙活完竹子,江米、红豆与稻米也就泡好了。

此次准备了四种口味——

纯江米馅,可以蘸着糖吃;

红豆馅,甜口,风味也不差;

豚肉酱香馅,咸口,类似端午时吃的豚肉咸粽;

最后一种为腊肉馅,用腊肉丁混着玉米粒、毛豆等物,在拿一勺化开的豚油拌了,花花绿绿,好看极了,吃着还香!

原本竹筒饭里只用江米,但顾及到昭宁长公主今日朝食用得不多,腹中还空着,孟桑便在里头都混了些稻米,以免仅吃江米不好克化。

孟桑将两种甜口的馅料拌好,交予姜老头装填,自己忙活更为复杂些的咸口内馅。

看着堆成小山的竹筒,杜昉饶有兴致道:“从前郎君带我们出去打猎,忘带炊具之时,常常劈开竹子,充当锅来使。莫非,孟师傅也要做类似吃食?”

孟桑拌着馅料,轻快道:“此物唤作竹筒饭。”

“听闻南诏国中,百姓会将拌好的米粮菜肉,塞进竹筒之中,堵住口子用炭火烤制。待到里头熟了,劈开黑焦的竹筒,里头的吃食会被竹膜裹上一层,自带竹子清香。”

“今日咱们用的是府上慈竹,倘若换了南诏境内的香竹,烤出来的吃食竹香味更重,更得其中精妙。”

听她缓缓说来,杜昉笑道:“孟师傅是从游记中看来的?说得这般仔细,当真让人对南诏香竹心向往之。倘若不是您瞧着未至桃李之年,不似出过远门,杜某还以为孟师傅是亲身去过南诏了。”

孟桑微笑,没有作答,权当默认。总不能与你说,上辈子确实去过云南,吃过那里的糯米竹筒饭吧?

四只竹筒已被不同馅料填了个大半,以生红薯封口,即可拿去炭火堆里,慢慢烤制。

院中,垒砌一简易灶台,里头炭火烧得正旺,“喀嚓”声断断续续,灼热火舌不断往上扑。

沉甸甸的竹筒被架成一排,不断经受火苗烘烤,封口处渐渐冒出油或者白泡。

孟桑亲自守在旁边,时不时用火钳夹住竹筒,为之翻面,力求烤制均匀。

一直烤到竹子通身发黑,冒着白气,孟桑方才将四只竹筒夹离炭火堆。

竹筒带回后厨后,逐一被刀劈出口子,从侧面掰开。

在黑不溜秋的竹身裂开,露出内里锦绣的那一瞬,就像是打开了藏宝箱一般,各色香味按捺不住地奔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