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远方传讯(二合一)(第2/4页)

“挨完打回来,老王爷问:‘知道为什么我罚你’。我不服说:‘必定是你心疼乐安郡王,舍不得自己的族亲受苦,非要我去给人当侍卫。’你猜王爷怎么说?”

“他怎么说?”赵渊问。

“老王爷道:‘你错了,我罚你,是因为下令让你在宁夏保护赵渊,你却做了逃兵。军令如山,你有违军令,我便要罚你。’”

赵渊震撼:“福王殿下赏罚分明,治军有方。难怪所向披靡。”

陶少川听了这话,颇有些骄傲:“因此我这次,一定好好保护殿下,跟着殿下,绝不让殿下受一丝伤。这是军令。”

*

手里那碗茶不经喝,话未说完,茶已经空了。

也没人再给加水。

两人又在门房处等候了许久,天色从明至暗,喜鹊回巢,出入府邸的人都没了,这才有人过来道:“咱家老爷有令,请庶人随我去裕兴堂。”

二人起身欲往,却被仆役拦住了陶少川。

“老爷只传了庶人一人。”那仆役道。

陶少川皱眉刚要发作。

“我自己去吧。”赵渊说。

“可……”

“无碍,你在此间等我。”

“是。”陶少川最终不情不愿地领了命。

赵渊摸了摸新还巢的扶手,温润的木头在他掌心撑着,让他安定了一些,他对那仆役道:“烦请带路。”

*

金吾宅邸奢华。

越往里走,便见精雕细琢的楼台,山石别致的院落,各色松竹,窗花贴金……让人忘了这在塞上,依然回到了顺天府。

恍惚间,便以为是入了那位王公贵族的宅邸。

赵渊被仆役推着穿过一镜湖,对面水榭便是裕兴堂,仆役通报后带他入内,在外伺候着。

幔帐堂内正唱着《牡丹亭》——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入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恨不知所踪,一笑而泯……

又岂知,爱恨情仇,终难忘,刻骨铭心……”

女声婉转凄切,字句直入人心肠。赵渊坐在轮椅上,听了半晌方才道:“庶人赵渊到了,拜见监军大人。”

幔帐内的唱腔停了。

片刻有人道:“你们下去吧,请庶人进来。”

帐中有人应声,便有几个戏班子的人带着女伶离开。

赵渊入内,又行礼后起身。

金吾半躺在罗汉榻上,正点燃了水烟吸了一口。他样貌普通,脸色有些蜡黄,颧骨极高,腮下无肉,以至于整个人显得分外刁钻。然而那双眼睛锐利,犹如鹰眼,便知道此人应不好惹。

有一位侍女正为他修甲,另一侍女手半跪在地,帮他托着金色烟匣,带他吸完这口,才悄然躬身退后。

他吐掉嘴里那口烟,眯着眼睛从烟雾中打量赵渊。

——此人真是福大命大。本来已经按照舒梁的意思,想些办法除去了,没料到饿没饿死,杀没杀成。竟然苟延残喘活到了今天。

“庶人乃是皇室宗亲,何必向咱家这般的奴婢行礼,折煞了。”他不甚真心道。

赵渊又平揖道:“大人乃是监军钦差。我不过平民庶人。自然应该恭敬待之。”

“过年前不久,太子殿下还差人来信,托咱家务必好好儿地照顾庶人呢。”他在赵吾耳边道,“宁夏军务繁忙,咱家也迟迟不曾去见庶人,还请庶人见谅……不知道张一千有没有替咱家好好招待庶人?”

他话里有话,一边对赵渊仔细打量,眼神间放肆,并不避讳。赵渊被他目光扫射,只觉得像是被一条蛇的芯子舔舐,阴冷令人厌恶。

“我在张亮堡一切安好。烦劳大人费心了。”赵渊道,“把总大人也为我谋了差事,五日可得一把粥米,可糊口……不知监军大人找我做何事?”

“也不是什么大事。”金吾一挥手,有一侍女过来,递上一个锦囊。

赵渊接过去打开来看,里面是个铃铛,叮当作响。铃铛上系一金丝线做的挂绳,挂绳上有一平安劫。

“这是……?”赵渊不解。

“是廖逸远过年前从京城带回来的。”金吾说,“北镇抚司指挥使沈逐托他转交于庶人。”

“北镇抚司……指挥使?”

“哦,庶人还不知道吧。”金吾道,“沈逐沈大人谒陵靖难有功,已被破格撅升为北镇抚司指挥使一职了。”

赵渊沉默片刻:“他……沈大人给我这个作甚?”

“他说此乃结义时交换信物,如今割袍断义,还给你了。从此没有你这个兄弟,望你在宁夏好好反省,恭顺做人。”金吾假装不经意道,“你知道吗?太子第一日建国时,你那义兄汤浩岚因为不顺从太子,跟他父亲一起被杖毙了。还是北镇抚司行的刑。死状凄惨,臀背露骨。席子一卷,乱坟岗扔了完事儿。听人说后来他家女眷去寻,二人的尸体早让乌鸦野狗啃了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