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战乱(第2/2页)

皇帝眼睛发红,嘶哑着喉咙质问:“偌大一个皇朝,难道就找不出一名能上阵杀敌的武将么?”

群臣之首,太子李瑨随口道:“就让忠义伯领兵前往罢!”

李常年干咳几声,浑浊斥道:“胡闹!”

御史中丞韩大人向前一步道:“太子殿下,忠义伯掌管禁军,负责保护陛下和龙脉的安危,乃是长安城最重要的一道防线,万不能交到外人手中。所以,忠义伯不能离开长安啊!”

李瑨拧起眉,又道:“那让琅琊王率兵前往!”

御史中丞道:“琅琊王的确是个人选,但他从滁州整顿兵马,跨越黄河,所需时间很长,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那你们倒是拿个合适的人出来啊!”李瑨环视连大气都不敢出的,愁云惨淡的朝臣,怒道。

“陛下,太子殿下,臣有一计。”一直沉默的忠义伯向前一步,躬身道,“不妨先派一名将领先行赶往幽州救急,收拢残余兵马,严守幽州防线。然后再命琅琊王善后,收复失地,两相配合,夹击敌军!”

“哦?”李常年微微倾身,问道,“赵卿可有举荐人选?”

“此人年纪虽轻,但出身将门,十一岁便跟着上战场,其父乃是数十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武神。在讨伐韦贼之时,此人亦是贡献最大,以一人之力控制全场,实力不容小觑。”

他话还未说完,朝中掀起一股小小的议论之声,大部分人都已经猜到是谁了。

忠义伯抬头,铿锵道:“臣要举荐之人,正是现任萧国公,裴漠。”

此言一出,如水入沸油,在朝中激起一阵不小的波澜。

“他?虽然是将门虎子,但毕竟身份特殊……”

“太年轻了,不到弱冠之龄的少年,再怎么厉害,终究是缺乏经验哪!”

“家族虽已雪耻,但旧恨难平啊,万一拥兵自立可如何是好啊!”

“可是除了他,又有谁能堪此大任呢?”

朝上争执不休,吵闹如市集。李常年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连说了数句‘肃静’,都被大臣的吵闹声所掩盖。

正此时,一个高昂的声音打破了僵局。忠义伯赵闵青大声道:“若是陛下担心他生反心,不如将公主指配给他。他做了驸马,便是皇族之人了,总不会拿刀对着自家人吧?”

朝中安静了一瞬。

随即纷纷鼓掌:“妙啊!我怎么没想到这招!”

“哎,萧国公和襄阳公主简直是天生一对的璧人,两家结为姻亲再好不过啦!”

“公主于萧国公有知遇之恩,两人又情投意合,不失为一桩美谈,甚好甚好!”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吧。”

最后大家集体拍板,齐声道:“恳请陛下以大局为重,做主赐婚!”

自从中秋之夜,星罗特地跑到湖中心来提醒裴漠后,李心玉便隐隐觉察到裴漠立足朝堂的机会来了。

她虽做好了准备,却不料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清欢殿里,李瑨仍穿着正式的朝服,捻着一杯茶如此说道。

李心玉噗嗤一笑,“就你这根直脑筋,还敢来我这卖关子?我不知道好消息是什么,但我知道,坏消息是裴漠要离开我北上退敌了,是么?”

“行行行,心儿聪明。”李瑨小声嘀咕道,“同一个爹娘生的,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不过,真舍不得裴漠。”李心玉一想起裴漠要手握兵权出征了,心中喜忧参半,叹道,“那,好消息是什么?”

“忠义伯举荐裴漠,引起朝臣争论,担心他拿了兵之后生出不臣之心……”

“这算是好消息?”

听到李心玉的询问,李瑨微微一笑,神情是难得的温和,带着不舍之意。他如同儿时那般,轻轻地揉了揉李心玉的发顶,说:“为了拉拢他,朝臣极力上奏,要求父皇将他招为驸马。”

李心玉愣了一会儿,眼睛倏地一亮,“父皇答应了?”

李瑨收回手,哼了声:“危急时刻,父皇能不答应么?”

李心玉笑出声来,抱着绣枕在榻上滚了一圈,又猛然挺起身子问道:“婚期什么时候?”

“未定。”李瑨抿了口茶,想起自己那段有缘无分的感情,心中更是惆怅,“现在大军压境,战事告急,举办婚宴肯定开不及了,约摸着要到裴家小子得胜归朝之时罢。”

“那应该要到明年了。明年也没事。”李心玉头一次坐立难安,雪腮透着绯红,笑道,“我要去找裴漠!”

“唉,着什么急?父皇召他在议政殿议事,议完了,自然会来找你。”

话音刚落,便听见雪琴在外通传道:“公主,萧国公求见。”

李瑨‘啧’了一声,挑眉道:“你瞧,这不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