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3页)

“还没出嫁呢就把自己当城里人啦?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说的是真真没错!”

“要不是路材……”秦奶奶反应过来什么,立刻开口:“看上她了,她能嫁的那么好?”

洗衣服的四妮妈抬头瞅了一眼秦奶奶,在心里冷哼着。

要不是路家还给了机械厂临时工职位的名额,这死老太婆还不会把彩礼给自己吧?说不定彩礼也昧下一部分了!

四妮妈越想越气,洗衣服动作也越来越重,眼里还闪着算计的光。

*

秦诗背着挎包走到村头,见驴车已经有人坐上去了,赶紧小跑了两步也挤上去,摸出两分钱递给拉车的李大爷。

李大爷笑呵呵的接过,问秦诗:“身体好些没?我家孙子昨儿还说你还没去学校呢,念叨着你呢。”

现在这个社会的人,对高学历的都有种特殊的喜爱和敬佩,更不说村里就没几个高中生,而秦诗还考上大学了呢。

即使原身看着很孤僻寡言,村里人也对原身都很友善的。

“是吗,”秦诗笑着解释:“我病老好不利索,这不去镇上看看吗,等好了我就回学校了。”

路材让人他妈来探口风,是偷偷来的,旁人都还不知道呢。秦诗自然也不想别人知道这事,就随便找了个借口。

“诶哟,村里的赤脚就只能看个小病,还是得上镇上。”

“二妮你来,坐边上来。”

驴车上的婶子们闻言,热情的把秦诗拉在了身边,让她做最好的座位——最后最里的位置上。

秦诗大大方方的应了,又笑着跟她们道谢,惹的一众婶子笑呵呵,换着花样的夸她。

秦诗有点承受不住她们的热情,只好打着哈气,装作精神不佳的模样,闭上眼睛休息起来。

婶子们一看,唠嗑声音都小了几分。

没过多久驴车就挤满了人,秦诗缩在角落里,被颠的身体都要散架了。

两个小时后,在秦诗屁股被颠成八瓣前,终于到了镇上。

老婶子们一哄而散,李大爷冲着她们喊:“今天下午四点回啊,大家都注意着点时间!晚了我可不等你们!”

“晓得了晓得了!”

秦诗最后下来,她仔细的打量着八十年代的镇子,慢悠悠的走进了镇里。

别说,跟电视上的差不太多,非常有特色。

嗯……也非常的穷。

秦诗转了一圈,发现什么商店都没有,只能去供销社。进去后又发现里面东西她一个也看不上,布料不是灰扑扑就是暗沉沉,连红色都没有。

售货员趾高气扬,对着秦诗翻白眼:“红色的布很缺的,你到底要不要买啊!不买就走,别影响后面的人。”

秦诗转身就走,惹的售货员看着她的背影不屑的啐了一口,穷鬼。

长得漂亮又怎样?还不是连个布都买不起。

见识到了这个年代特有的“服务人员嚣张”和“货物种类贫乏”,秦诗也懒得再逛了,转身进了国营饭店。

她饿了。

进去后,服务员也没理她,只是敲敲窗口的牌子,说:“要吃什么自己选。”

秦诗看上面写着今日特供“红烧肉”和“猪肉水饺”,果断点了一份水饺。

红烧肉足足四块钱!太贵了。饺子一块,这个吃得起。

“等着吧。”服务员说了一声后,就继续低头看书了。

秦诗刚准备找座位坐下,就听见店里唯一的那桌人,发出惊恐的叫声来。

“聪聪!聪聪你怎么了?”

秦诗仔细一看,那妇人身边的孩子脸憋的通红,张着嘴,却什么声音也没有发出来,只是用手抓住自己的脖子。

妇人急的大叫,慌了神。

秦诗表情一肃,跑过去捞起那个小孩,让他脸朝下趴在自己前臂上,另一只手放在他背上,用力且有规律的拍打孩子的两肩胛之间的背部。

拍打没几下,孩子卡在嗓子里的半个饺子就吐了出来,他“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秦诗把他放在地上,轻轻掰开他的嘴,看他嗓子里是真的没东西了,这才松了口气。

孩子的母亲缓过神来了,一把拉过他,使劲的揍他,连打带扯外加踹。

“你是干什么的!吃饭能把自己噎死?啊!你吓死老娘了!”

孩子本来就还在后怕,现在又被骂被揍,哭的更是撕心裂肺。

秦诗看他被踢到在地,有些看不过去,哪里能这么打孩子?她把孩子扶起来,轻轻拍打他的背无声的安慰他,然后扭头看孩子他妈。

“你是干什么的?能让孩子吃饭差点噎死?啊?你是当妈的吗?

事先不看孩子,事发只会尖叫,事后又只打孩子,真就父母不用考证上岗,谁也能做呗?”

秦诗表情冷峻,一下把那个妇人呵斥的愣住了。

一直看书的服务员闻言嗤笑了一声,说:“可不就是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