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钱的故事(第2/3页)

“不行,”沈明初否定道,“眠眠现在已经是我的妻子了,你要保持距离。”

胡玉:“……我服了。”

赵意眠咯咯咯地笑起来,像是一只小母鸡。

在场众人里面,恐怕只有她没听出来沈明初这句话里的醋意。

“其实我也挺纠结的,不知道该不该听我妈的话,公务员稳定是稳定,但是吧,我总觉得我好不容易考出来了,又回那个小县城,总有点不甘心,感觉我要是回了家,以后睁开眼睛,看到的日子,每天都是一样的……”

“怎么会一样呢,至少你每天的老公都是不同的。”周海雯吐槽了一句。

倒是于月帮着分析道:“我个人是建议你回家考来试试的,一是正如你妈所说,公务员稳定,工资虽然不一定高,但是各项福利都还不错,要说有多清闲,倒不一定,这和岗位有很大关系,但比起在外面打拼呢,肯定要轻松许多。公务员毕竟是事业单位,肯定不敢像外面的小公司一样,把996当福报,你要是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没兴趣晋升呢,占个位置混吃等死也没人敢说你什么……”

“二嘛,生活这种东西,大城市真的不一定比小城市精彩,你要自己去过一过自己的生活,才能知道什么是你想要的,东海市的压力比你们老家县城那边肯定大的多,别的不说,房租就是一笔大开销,我认识的社畜里面,除了本地人,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狗,几乎就没谁是住在公司附近的,每天通勤时间都至少是两个小时以上,不就是为了省掉在市中心租房的千把块钱吗?”

胡玉听得连连点头。

倒是毕秀敏调侃道,“哟,我们大月儿,现在也是职场的一把好手了啊。”

她们这六个人里面,工作方面,要说经验丰富,还数于月。

至于同样没有读研的赵意眠——毕业三年,她给人感觉好像更傻了。

“嗐,谁还不是条社畜呢。”于月无奈地说道,“我这些都是经验之谈。你们忘了吗?当初我妈也喊我回家考公务员来着,我考了一年,没考上,在家里面待得实在是憋屈,这才撂挑子走人,出来找工作的……”

不然她一个华国知名大学出来的毕业生,至于做药品代理的工作吗?

不是看不起药代,而是这份工作确实辛苦,对女生更是格外的不友好,对于月来说,以她的能力,又不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还不是因为错过了校招,好工作都被招满了,没经验的她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只能投身药代行业当中。

“说起这个,我还真的要谢谢你们,当初多亏了你们给我凑的机票钱和生活费……”

“说这些,那可就生分了!”周海雯不高兴地打断她的话,“咱们什么关系?老娘的钱你是该花的,正花的,花的理直气壮。”

周海雯这个寝室大姐头不是白当的。

谁缺钱了,向来是说一句,马上就能听到支付宝到账的声音。

寝室里从上到下,几乎每个人都找她借过钱。

得亏她这五个室友,人品都相当站得住脚,不然她早就做冤大头了。

当初于月缺钱的时候,她本来打算一个人借她一笔的,还是赵意眠觉得这笔钱数字可能有些太大了,要是让周海雯一个人借出去,于月可能会觉得别扭,这才成了一寝室凑的份子,每个人都出了一部分。

毕竟感情这种事情,关系好的朋友,百来块可以随手就给,千把块也可以半句不提,但要是上了一定数字,不管是借钱的人,还是被借钱的人,心里多少都要犯几句嘀咕……但如果是分担在集体每个人的头上,就成了一寝室的互帮互助,心理压力自然小上许多。

“是是是,你最有钱。”于月无奈地道,“你出来以后也长点心,别和谁好就随便借钱给人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们寝室那样,有借有还的,社会上的人毕竟和学校里的人不一样,读书的时候大家脸皮薄,又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面,就算是想赖账,也不好意思赖,出社会可就不一样了,有的人真的脸皮厚到你想都想不出来……”

“我知道我知道,我遇到过!”赵意眠忙举手给于月作证,表示自己也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之前我开会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作者朋友,她借钱给另一个作者,本来说过一个月就还,结果那个人过了一年多还没还,朋友圈天天发去旅游的照片,一提还钱就说没钱,我们还帮她出主意,让她去找那个作者网站的编辑来着……”

胡玉好奇道:“后来呢?”

赵意眠耸肩,“后来又扯皮了一个多月,那人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把钱给还了。”

周海雯好奇道:“多少钱啊?”

“也不多,其实就两千块钱。”赵意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