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帝王的心(第2/3页)

晋阳公主转过身,“记住你今日的话。”临到门口,她忽然再次转头,上下打量了杨氏一番,“比汉人更信奉天神的,是北方戎狄。”

“你……”

——燕王府——

从紫禁城出来,经这一次用膳之后,赵希言与其父原先僵硬的关系似乎有所缓和,对于她与堂姐晋阳公主的事情,皇帝也已默许,除不能婚嫁公开之外,来往自由,皇帝不再干涉私事,赵希言出京之前的请求,皇帝也一一兑现。

原燕王府护卫指挥使顾千澜仍任指挥使且兼燕王府左长史,前太仆寺卿沈逸舟则迁为燕王府右长史,另委派翰林院学士充任教授。

新的燕王府选址是赵希言亲自选的,就在晋阳公主府相邻的长安街南巷内,亲王府邸按照北平的燕王府所翻修,将几座旧宅连起,仅舍弃了外围的城楼,大门前仍修有九龙壁。

赵希言下马,便有侍卫跑上前牵马,“殿下回来了。”

一道道声音传入内,当赵希言走入时一众人屈膝跪在两旁山呼,“殿下千秋。”

除了燕王府的旧人,还有原先照看仁孝皇后张氏的老太监也应赵希言之请求被调入了新的燕王府内的奉承司任承奉正,与任内奉承的明章共同管理燕王府。

“殿下。”

从地牢中出来,早已等候在王府内的右长史沈逸舟跪伏在赵希言跟前,“臣,叩谢殿下搭救之恩。”

“沈长史多礼了。”赵希言扶起沈逸舟。

还没等人多说两句话,门外便响起了马蹄与车轮的声音,赵希言顺着声音往大门处望去。

一内侍扶着晋阳公主从马车内缓缓走下,明章再次入内道:“爷,公主来了。”

随于明章脚后入内的晋阳公主看见了站在赵希言身侧的沈逸舟,又瞧见身穿着青袍公服,大致猜晓他已被无罪释放。

沈逸舟见晋阳公主,连忙躲到一边,又刻意将自己脸上受的审讯之伤做遮掩。

“殿下这是?”晋阳公主问道。

“沈大人现在是燕王府的属官了,我的右长史。”赵希言道。

长史的任命由皇帝钦定,未有布告公示天下,故晋阳公主也不知赵希言会向皇帝请求赦免沈逸舟。

“下官见过公主。”还如往常一样,沈逸舟尊赵瑾禾为公主,毕恭毕敬。

晋阳公主看着他脸上伤,极为清冷的点了点头,旋即便拉着赵希言进入了内廷,燕王府的内廷,与紫禁城的后宫一般,除宦官之外的男性属官,皆止步于崇信门。

“姐姐可是不高兴我将沈大人弄入王府?”赵希言小心翼翼的问道。

晋阳公主摇了摇头,“殿下想要什么人进王府,自有殿下的思虑。”随后斟了一杯茶递给赵希言,“宫中请安如何了?”

宫人们进来侍奉茶水与糕点,随后离去。

赵希言忽然回想到适才在乾清宫内的场景,已年迈的父亲在自己眼前落泪伤怀春秋,又将自己的儿时的遭遇与苦难一一赘述,她才明白,皇室争斗的残酷,“爹爹他……向我说了他小时候的事情。”

晋阳公主也被皇帝会向赵希言坦言遭遇父子释怀而惊住,“是吗?”

“一直以来,父亲像座大山一样,庇佑着我与母亲,直到现在我才发现,他在慢慢的变老,再强大的人也有脆弱之时,只是因为有着不一样的经历。”赵希言道。

“我是王府内的嫡出世子,父亲没有其余的妾室,内廷也就没有任何争斗,更没有人会想要害我,确切的是说,只要在父亲的管辖范围内,便没有人敢暗害我。”

赵希言趴在桌子上,“爹爹说,他曾是宫人之子……”捏着一杯茶水,又拿起桌上一份糕点,“曾差点死在这样一块小小的糕点上,幸而上天垂怜。”

也许对于老燕王幼年的遭遇,晋阳公主深有体会,“人心都是复杂的,尤其是站在权力的边缘,抵御不了诱惑,就会暴露出贪婪的本性。”

旋即又叹了口气,“这也许是陛下不纳妾的原因吧,对于看重血脉的皇室子弟而言,能如此做,也是难能可贵了。”

“陛下还和你说了什么?”晋阳公主又问道。

赵希言将糕点送入嘴中,嚼了嚼后回道:“爹爹还说我太过心慈,好也不好。”

听到皇帝如此了解赵希言,不知为何,晋阳公主的心里突然放心了许多,同时也有着羡慕,正因为是父亲,所以才会这般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但这前提是称职。

晋阳公主抬起手,轻轻抚摸着赵希言的脑袋,想起过往狠心之事,都是自己亲手所为,包括春和宫内的那把火,心慈,是赵希言最大的弱点,“殿下,是真的太过于善良了。”

“就像……”

“先皇后殿下一样。”

“连自己死后都不愿劳烦众人,害怕陛下牵连太医与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