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儿女情长(第2/3页)

“是我幼时,父亲为我挑选的医官,只服侍我一人。”赵希言回道。

“今日你闹这一出,可知陛下要将王振之女许给齐王做妾?”晋阳公主问道。

赵希言忽然呆滞住,“做妾?”眼里充满了疑惑与不解,“陛下这是要闹哪一出,哪有功勋肱骨之臣给皇帝庶子做妾的,况且王氏与汉王一般大,汉王未-->>

曾娶妻,为何不许给汉王做正妃?就不怕王振会因此心寒吗。”

“陛下先后召见了齐王与王振,像是再谈条件,这条件,你我皆能猜到,”晋阳公主道,“所以你可明白,东宫的处境,形同虚设。”

“先是将探花郎张九昭塞入齐王阵营,如今还将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将之女纳入齐王府,废立之心,昭然若揭。”说罢,晋阳公主将手里的衣裳敞开。

赵希言遂扭过脑袋,先是看着晋阳公主手中的衣物一愣,旋即道:“太子殿下…性格太过于怯懦,作为储君,双亲过于严厉与苛刻,就连公主你…这便会造成他极为依赖身侧近亲之人,如内侍宫女,宦官弄权也是一大弊端。”随后又盯着晋阳公主,似有话却又堵在了口中。

“你是不是也想提醒我?”晋阳公主道。

“公主…太过信任身侧那个宦官了,我入京不过半年,便已见过他数次了,公主府上下对他的尊敬仅次于公主。”赵希言挑眉道,“府里还有属官,不该由内侍独大的。”

“属官是外姓臣子,而伴伴是自小陪在我身侧之人,他无父无母,孑然一身,待我如兄长一般,”晋阳公主道,“因为信任,才交代诸事与他,又与之商议一切事宜,吾虽信任,却并不会将权交予,有些东西,吾自有分寸,论辨识人心,恐世子要差吾一些。”

赵希言皱了皱眉头没有再回话。

晋阳公主盯着她看了一小会儿,见只有肩背缠绕着新的白布,而其余地方还光着便拿起衣服道:“来,试试这件衣裳,府上没有男人,只有伴伴与其他几个寺人在,便也没有男子的衣物,这件直裰是我微服时穿过的,对你来说可能略小了些,先将就吧。”

赵希言瞪着蓝色的眼睛,衣服上还留有洗净之后的余香,“好。”

------------------------------

——紫禁城——

宫墙巍峨,显得错落期间的人影十分渺小,落日的余晖洒照在琉璃瓦上,金光璀璨,人影映在了红墙上,“小爷,您慢些走。”穿贴里的内侍踩着皇太子的影子从坤宁宫出来。

皇太子一身赤色衮龙袍,个头要矮上内侍许多,因此他只能弓腰跟随,低头俯视的眼睛便一直玉带銙的排方。

“要是摔着了可不得了。”见皇太子越走越快,内侍担忧道。

皇太子忽然停下,内侍便也急忙稳住脚步,“小爷?”

“伴伴是不是也觉得本宫像个孩子?”皇太子回首问道。

“哟,小爷可是奴婢的主子,这做主子的岂会是孩童呢。”内侍连忙道。

“可陛下与皇后殿下一直都这样觉得。”皇太子低眉道。

内侍于是走上前,叉手安抚道:“殿下,在父母眼里,无论多大,孩子永远都是孩子。”

皇太子于是又回身继续向外廷走去,过路的宫人内侍见衮龙袍,纷纷背转避让。

“可是他们都说父亲偏心大哥。”皇太子道。

内侍听后瞪着眼睛一惊,旋即左顾右盼的上前弓腰道:“爷,小祖宗,以后这话可千万别在人前提起。”

“连阿姊都不能吗?”皇太子问道。

“不能。”内侍道,“置身在这紫禁城内,殿下能相信的就只有自己。”

“那伴伴呢?”皇太子又问道。

“也不能,”内侍回道,“奴婢毕竟是外人,殿下不可轻信任何人,奴婢也不例外。”

至外廷两城之间的宫廊时,一阵微风从中吹过,拂起年轻官员的袍服下摆。

主仆二人路遇刚从大殿内出来前往翰林院的年轻官员。

“庶吉士张九昭,见过太子殿下。”张九昭合起青色的袖子躬身道。

皇太子先是近距离打量了张九昭一眼,随后又想起了长姊的吩咐,不敢与之有过多的接触。

“殿下再瞧什么?”张九昭问道。

“本宫只是觉得庶吉士好看。”皇太子解释道。

“殿下才是龙姿凤采。”张九昭道。

“庶吉士真是这样觉得的?”皇太子忽然沉下脸色问道。

“臣,不敢欺君。”张九昭望着此刻与皇帝颇为像的皇太子回道。

皇太子再次抬头瞧了一眼,旋即迎面从张九昭身侧擦过,带着内侍离去,“但愿。”

张九昭端合袖子站在原地,一双深邃的眸子直视着远方,不一会儿,转过身望着皇太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宫墙阻挡了夕阳,使得人影走向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