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谢主如从前杀伐(第3/4页)

“但也无情。”

此次事件完全可以折射出司磊在天京城破时,西城帝死时,他也是这般精打细算。

此人可当下臣,但绝不是良伴。

谢兰芝道:“他既然选择了,以后会付出什么代价,也是他该承受的。”

司磊的未来基本走到头。

吴秋很快递上一份清单:“元帅,八晋除七,余下剩余的司氏族人皆递来投和书。其中为首的便是一晋大公子司茂功。”

“哦,是他啊。”谢兰芝打开看看,第一个名字果然显然,司茂功。

像这种有野心的人,才更好驱使。

她道:“就让他待在一晋,虽不为国主,封二等公却也合适。”

“此事就交给凤宁公主处理。”

吴秋又道:“这第十日了,是否要屠...城?”

“你认为呢?”谢兰芝陷入沉思,屠城是多么沉重的字眼。

吴秋顾忌她,知她已不好杀戮,但该杀的她还是会下手。

而屠六晋非同小可,正如司栖佟所说,二十年发展不是能立马连根拔起,凡事不能急,但箭在弦上不拔也不可。

谢兰芝叹气道:“此次不是改朝换代,只是收复代价就何其大,我谢氏出兵也是人命堆起的胜利。”

“若不杀六晋,又怎么对得起为本帅死心卖命的将士!”

临末,她收气毫无感情道:“殺吧。”

吴秋微微一惊,他连忙道:“臣即刻传令。”

第十日,六晋仍有不断的青壮年参军,力保六晋,六晋将领以保家卫国誓死抵抗的口号,不断聚拢所有人上战场,无论男女老少愿不愿意都拉上战场填命。

谢集在城外,他面对里面的声势浩荡,多少有些忌惮。

也顾虑元帅下不了决心。

他不敢断言元帅的心软,但元帅的心软也会给战事带来巨变。元帅的心软可以护谢氏,同样也可以护住敌人。

她的心慈手软,已不复二年前,虽令人怀念过去杀伐专横的谢主,但谢氏更喜爱如今的谢主。谢氏从前在谢主身上学到是什么叫慷慨赴的死字,又在如今的谢主身上学到什么叫自尊自爱的活字。

谢氏想活,并且想活的更好。

谢集面色暗沉,手下大将将领们心思各一,都在猜他们的谢主是要劝降还是...屠城。

“元帅说过留人存地,人地皆有。”

“元帅也说过收复是名正言顺的!”

“末将认为谢帅会因为夫人不会对其族人下手,你看看天京那帮人不就懂了。”

“不一定,元帅下令杀叛军,哪怕叛军投降还不是给屠了。”

“元帅这次肯定会主和。”

“绝不能主和,不能让我们的人白死!!”

底下的将领们炒作一团十分影响士气,普通谢兵也忍不住交头接耳,第一次面临这种状况,明明打赢了,怎么反而比败了更让人愁。

小兵们也私底起赌注:“元帅杀十倍,不杀二十倍。”

不少十倍选了不少。虽然怄气,但很多人认为元帅不杀也会留有后手,根本不用担心。

但脾气烈的谢兵们认为不杀难平怨气,到时接收一些怨兵,迟早他们壮大后还会反谢。倒不如现在杀了。

这场六晋的战争第一次让谢氏上下摇摆不定。

谢集自称儒将,哪怕此时,他也认为六晋不可留。六晋的号召力太强了,底下的民众一个个愿意为六晋赴死,其气势已触动谢氏。

令谢集想起他们还在南域时,老元帅因年纪而怯战,终日只为子嗣发愁,想生个儿子继承衣钵,一边又培养谢主为预备。

谢氏那一年过得煎熬,被石国府痛扁,被北域劫粮,被收押的叛军抄粮道。更被九晋制约。

谢氏内部,老元帅嫡亲垄断物资,打压底层族人。简直内忧外患。

若不是谢主当机立断将老元帅杀死,谢氏,还有他根本不可能坐上如今的位置。

只是谢主行事霸道,手段过火,几乎将亲族杀光。以至于谢氏嫡族只剩她一人。

而现在的谢主,又在半年来经历过比五年前还大的危机,从前以暴制暴产生连锁反应,让黄莽,北域,石国府都反她。

谢主重新将烂摊子给修补。

谢集由心地尊敬谢主,她可以从武以暴制暴,也可以从文,以柔克刚。两个时期不同的转变,将谢氏族运推到巅峰,让谢氏彻底改头换面。

“右将军,下面有人吵架打起来了?”幕僚头疼道:“如果继续守下去,我方人心将涣散。不如...。”

谢集坚持道:“再等等,再等等。”

幕僚忍不住叹气:“右将军,此次主和要为以后付出极大的代价。”

“本将军知道,只是在等元帅的命令。”谢集道:“下面的派些人盯着,必要时,杀几个镇场。”

幕僚只好下去。对比六晋,如今的右将军显然对自己人更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