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九晋声势由她来造(第2/4页)

司栖佟正在衙府处理右相等人的叛乱,她刚从右相住的小院搜出十几份公文,里面尽是一些关于以右为尊,该先于嫡子为主的言论。

他们盯上栖年。也准备好一份投诚名单发给司栖年,司栖年却想也不想直接拒绝。

右相还不死心,便又想个阴损的招子挑拨司栖佟姐弟的关系。

右相属于这堆人中的激进派,想通过刺杀她表明女子为帝欠缺魄力,结果事迹败落。还有柔和派目的以司栖年为主,实际想暗度陈仓利用司栖佟的势力为司栖年拉拢力量。

无不都是以司栖年为主。

司栖佟眉目冷漠,她将公文通通烧掉,并叫来九晋用得上的人。李令之子,李进过来。

李进现在为九晋一名县守,掌管着边县是司栖佟在此的亲信。

李进刚巧入府,他便见主子将公文都烧掉了。

“殿下,右相的门生,下官已通通流放农田为民耕作。”李进施礼道:“只是这些人仍在造谣生事不肯住口。”

司栖佟早猜到,如果是兰芝,她有的是办法对付这些看不清行事试图挽尊的腐儒。

她道:“李进,九晋的声势浩荡,不是杀了罚了就能止住。”

“本宫猜这股声势从九晋回归起,就有人暗中利用这些人为栖年造势。他们自是不服本宫,认为本宫不过是一时气运,才盖过栖年的风头。”

李进闻言,他顿时一惊:“殿下,可九晋都是您治理出来的太平,岂能让这份成果被声势转嫁到四殿下身上?”

说着他立即跪下请示道:“还请殿下尽快采取措施,以免损害您的利益。”

李进所言的措施就是从司栖年下手。

司栖佟眼眸眯了眯:“你也是如此觉得,觉得栖年必是本宫强有力的对手?”

李进低头道:“下官与父亲自奉您为主始,就将家族命运托付给殿下手中,所以对殿下一切不利的因素,李家都需谨慎处之。”

“是吗?”司栖佟并未给出明确的态度。

她道:“既然那群人杀不得那就留着,本宫的弟弟也非你想的那样对皇位有觊觎之心。”

若是从前的她,她定会先以弟弟为主,辅佐他。但如今,她的心已不复从前,她看着那个人的背影总是仰之弥高,她虽然离自己很近,但也离她很远。

这便是理想的差距。

她不喜欢这种被兰芝抛下的感觉。她想不离不弃,更想连走的路都和她一样。而如今最快的捷径。

便是...如她口中所唤的那只凤凰一样!!

司栖佟下了个命令:“读书人皆好口碑,既然他们知道扬长避短,那本宫也干脆效仿他们。师以长技以治技。”

李进道:“殿下的意思?”

司栖佟淡淡一笑,显然尽在把握之中:“将右相如何煽动门生的法子,用回到他们头上。”

很快九晋有了新的舆论声势。

一场以百姓之口对向九晋的读书人,开始是口诛笔伐。这个笔伐却不是写,而是指。指指点点。

九晋的文人们今天照常想要入各处免费对他们开放的书馆,讨论国家大事,未曾想今日不如往间顺利。

但凡一个文人要踏进茶馆书馆,就会有蹲在街边买菜的百姓对他们进行阻拦,盘问,甚至指指点点。

“你看,他们又商量着如何反公主殿下了?”

“听说这次他们想拥立四皇子为主,可四皇子做过什么,他有地瓜藤有户籍发给俺们吗?”

“我听说这群读书人是因为四皇子是儿子,所以看不起公主殿下。”

“这不是吃着公主殿下的米,还倒殿下的米吗?”

“呸,一群吃里扒外的东西。他们不是娘生的吗!竟然瞧不起女人。”

“俺看,刺杀公主的事就有他们一份!”

九晋的文人很好区别,因为文人都着长袍,束冠,不像百姓短打裳就是为了好劳作。所以一眼就看出区别。

文人们三番两次出街被老百姓指指点点,也开始闭门不出,以免被误伤。

还有的不死心想聚会,就穿着短打裳,结果因为他们不干活的双手暴露了。

市井内很快就流传一首讽刺九晋文人的街曲:“读书人读书浪,不识五谷不分勤,吃饱没事等拉屎,有事撸袖反帝女。”

简单易懂,九晋内部刮起一股反读书人的趋势。

先是九晋百姓对文人指指点点,然后是茶馆书馆开始闭门不开,接着是衙门的衙差不愿意给文人送粮,让他们自己拿。

文人们见米没来就亲自去拿,结果他们去领粮食,衙差说话极度难听,就差骂祖宗十八代了。

文人自来面子薄,很多人干脆连米都不去领了。饿了几天没米下锅,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

这时文人们盯着饥肠辘辘的肚子,再没心思去谋什么天下大事了。只想快点领米回家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