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2/2页)

沈伯文想了想,他们家孩子一个三岁一个四岁,确实还小,不着急,就应了。

说起喝酒,沈伯文一贯不怎么喜欢喝酒,他在现代的时候也是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的三好青年,只不过不喜欢,并不代表不能喝,他的酒量还是可以的,所以到了这边之后,也没有想过自己不能喝的情况。

结果却没想到,方才几杯酒下肚,他的头就开始晕了。他是万万没想到,这具身体的酒量居然这么差。

只好想着,待会儿若是弟弟们再敬酒,只能找借口推拒了。

可没料到的是,老二和老三之后竟然再也没给他敬一杯酒。

看来是十分清楚自己这个大哥的酒量如何了。

就连周氏,也去了一趟厨房,做了碗醒酒的酸汤,放到了他的手边。

沈伯文:……

除开这件令他有一丝尴尬的事,在这个没有电视,没有晚会,没有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代,过年反而让他感觉到意外的热闹,这是沈伯文在现代越来越少感受到的气氛。

他在现代时的家境并不差,每每过年时,也要全家去祖父家。然而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却是虚假的热闹。大部分亲戚一年到晚也见不到几面,事实上像他们小辈之间,很多都不怎么熟,也就是面子情,过年时也是为了老人开心才聚在一块儿的。

长辈们还好一些,虽然是尬聊,也能聊聊工作,聊聊孩子,而他们这些晚辈,懒得尬聊,就各玩各的手机,客厅的电视上放着春晚,却除了老人,没有一个人去看,甚至当背景音乐都嫌吵。

年过的越来越没有年味。

想到现代的父母,他不免在心底叹了口气,希望弟弟能好好照顾爸妈吧。

大人们吃的热闹,小孩们也不遑多让,吵吵闹闹的。

就在沈伯文还在惆怅的时候,阿珠突然“呀”了一声,然后从嘴里吐出个铜钱来,赶紧给她阿娘看,“娘,你看我吃到个铜钱!”

沈苏便笑道:“这可是好兆头,嫂子,看样子咱们阿珠是个有福气的。”

其他孩子们听到这话后,也不甘示弱,都夹了饺子去吃。

不过铜钱包的少,但是像花生,栗子,枣这种其他象征吉祥的东西,却是几乎人人都吃到了。王氏吃到个枣,吐枣核的时候被赵氏眼尖瞧见了,不免一阵调侃:“三弟妹,看样子来年就要生个大胖小子了。”

王氏听罢便红了脸。

以往妯娌之间的那点小矛盾,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好像都消弭不见了。

沈伯文也吃到个铜钱,眼里浮起一抹笑意,把这枚铜钱单独收了起来。

希望来年乡试能有个好结果吧。

大年三十要守岁,小孩子们早在吃过团圆饭,又晚了一会儿后就撑不住了,七倒八歪地躺在火炕上睡着了,引得大人们一阵笑。

沈老太太和女儿还有三个儿媳妇则是坐在一起包饺子,明天大年初一,还得继续吃呢。

老爷子跟两个儿子说着来年开春之后家里的地上要种些什么,毕竟庄户人家,还是地和收成最重要。

沈伯文则是去了一趟自己屋里,把书拿了过来,坐在炕沿上,在炕桌边上看书。

顺便守着孩子们。

看见自家儿子一脚把被子给踢开了,摇着头笑了笑,伸手给他重新盖上,才继续去看书。

正看着入神,炕桌上忽然出现了一盘剥好的橘子,还细心地将白色的经络也去了,沈伯文抬起头来,只看见周氏又回去包饺子的背影。

嘴角翘了翘,又继续埋首书本中了。

也不知这样过了多久,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一时之间此起彼伏。

还把刚睡熟的沈珠也惊醒了,她迷迷糊糊地坐起来,扯了扯沈伯文的袖子,仰着小脸小声问道:“阿爹,外面怎么了?”

沈伯文摸了摸女儿睡得歪斜的小辫子,带着笑意,温声同她道:

“他们是在放爆竹,咱们阿珠一觉醒来,就到新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