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2页)

一旁的邵哲已经挑好了书,见沈伯文还在看,便出声建议道:“听说你最近开了私塾,不如就选基本适合开蒙的书。”

恰巧沈伯文也是这么想的,点了点头,就从中拿了本《声律启蒙》和《三字经》。

倒不是他那儿没有这两本书,此时他心里想的是秋生那孩子看上去像个读书种子,打算自己在空余时间,自己出点纸墨,多抄一份赠给这个堂侄。

在一旁的吴掌柜也听到了这话,眼睛一亮,忙问:“沈秀才开了家私塾?是在桃花村吗?”

沈伯文一时之间有点不明所以,但还是如实的点了点头,回答说:“确有此事。”

“那这私塾里,还收不收学生啊?”他语带期待地问。

沈伯文愣了一下,随即才道:“自然还是收的。”

“收就好,收就好。”吴掌柜胖胖的身子往前凑了下,笑眯眯地继续说道:“沈秀才,是这样的,我家的小孙子,今年也到了该开蒙的岁数了,老夫想着,能不能把他送到你开的私塾里进学?”

他在书院里有些关系,沈伯文的学识是了解的,能力是足够的,只不过是运道不好,才接连三次都落榜,自家孩子太过淘气,不能再这么待在家里了,被孩子祖母跟母亲惯个没边儿了,还是得找个先生开蒙才行,他看沈秀才就不错!

而且沈秀才还年轻,将来肯定还会继续科举,若是中了举人,自家孙子就有个举人老师。

他倒不是不想找个现成的举人给自家孙子当先生,比如沈秀才旁边的这位邵举人。只不过这个年纪的举人们都还要备考会试,腾不出空来带学生,也没那个精力,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但沈伯文却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他想了想私塾里现在的这几个孩子,沉吟了片刻。

还不等他开口,吴掌柜就先着急了,“沈先生,束脩不是问……”

“不是这个问题。”沈伯文忙有些哭笑不得地打断了他的话,这才将自己方才考虑的事道出:“我那私塾里收的都是村子里的孩童,只是担心同贵府小公子相处起来不甚合。”

好家伙,先生这就叫上了。

其实这也说的够委婉的了,长垣书坊的生意遍布附近好几个县城,而吴掌柜虽被叫做掌柜,实际上却也是长垣书坊东家的本家叔叔,因为能力出众,才单独负责长源县的生意。

按照他们家的条件,他家的小孙子,照理来说是不缺开蒙先生的,何必要去自己这么一个落第秀才开的乡下私塾里上学呢?况且万一那孩子娇气发作,欺负起其他孩子,又或者被其他孩子欺负了,可就难办了。

“这点你不用担心,我家那孙儿,淘气是淘气了点儿,但够皮实。”吴掌柜闻言就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又道:“再说了,我也不过是给本家做做事罢了,也不过是寻常人家,您放心教就是了。”

明白了,这是说自己也是打工人,只不过是高级打工人。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沈伯文也没法儿再推拒了,只好答应下来。

吴掌柜高兴了,便给他与邵哲这次抄书的价格又涨了十文钱,不管他们怎么推辞,强行定了下来。

开玩笑,这几十文钱,就能换一个秀才和举人的人情,可太划算了。

……

走出书坊,沈伯文与邵哲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笑了笑,皆觉得有些无奈。

邵哲还调侃道:“为兄今日是沾了延益的光了,倒是要好好谢谢你。”

“文焕兄可莫要再打趣我了。”沈伯文哭笑不得地摆了摆手,“吴掌柜也实在是太过客气了。”

邵哲便不再提这件事了,问他:“延益接下来还有事吗,若是无事,不如去我家坐坐?”

沈伯文闻言,想到自己临出门前的打算,便面带歉意地道:“离家前还答应了拙荆去如意布庄帮她买几尺布,怕是只能辜负文焕兄的好意了。”

“既是如此,那便下次吧。”邵哲听罢,也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