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3页)

这天回去,看见隔墙的宅子门前有人走动,那屋先前空关了一段时间,主家儿上外地做买卖去了,屋子留下让族亲帮着料理。他们本来是要买那间的,后来因为太大,他们兄妹加上汝俭的两个长随,四个人住着都嫌宽绰,就改认了现在这间。眼下看那儿人进人出,料着是卖出去了,来新街坊了。

她站着看一阵儿,也是瞎凑热闹,对门的小媳妇儿端个盆出来,立在砖沿上招呼她,“听说是你们老家人,也是京里来的。”

她有点意外,随口应承:“那敢情好,往后能走动了。”没多逗留,笑了笑就回屋去了。

中晌外头吃,晚上自己做饭,就在后厨切菜,蹬蹬蹬的,拍蒜泥黄瓜拌凉菜。到了大同,吃口还是北京的吃口,好【hào】做个独茄子什么的。他们家那灶头不大好,原先的房主图方面,在墙上挖个洞,没装烟囱,风往哪儿吹烟就往哪儿跑,一到做饭的当口整个儿一烟火人间呐!这天南风,烟全灌到新街坊北屋里去了,定宜站在后厨听着呢,没多会儿隔墙传来惊天动地的咳嗽,她抹抹脸,心虚得直吐舌头。

后来没敢多做菜,将就弄完了打算明天上铁匠铺子打个弯管儿,当天晚上战战兢兢担心北屋找上门理论,倒还好,人家涵养不错,连着两天没动静,这事儿也就淡忘了。

日子还是这么不急不慢地过,定宜每天定点儿开门做买卖,和以往没什么两样。就是有时候回来,看见大门辅首上挂两条鱼、挂一把苋菜,以为是汝俭路过家门没空进屋撂下的,也没细问。后来菜变成花儿了,编个环呐,或者弄个瓦罐蓄上水,里头插一把月季吊着,她就觉得不大对劲儿,可能是汝俭看上的那位好妹婿人选,给点甜头打算套近乎。

她不大高兴,再看见便不往回拿了,随手搁在门边上。说来也怪,最近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窥探,仔细留意身边,似乎没有什么不妥,自己也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直到某一天在墙根下栽葱,发现一个掩在丝瓜架子之后的杯口大的探洞,才知道一切可疑都源自隔壁的新街坊。她气坏了,想登门讨个说法,又担心人家一推四五六。毕竟没根没据的,谁能承认偷看你?她想了想,找块破布把洞堵了起来,平常看得痛快,突然一片黑,是不是像给兜脸扇了一巴掌?她堵完了,心里安定下来,做饭浇花,忙到掌灯。

今天汝俭回来得晚,她百无聊赖,又想起那个洞来。也是灵光一闪,人家能看你,你怎么不能看回去?倒要见识见识是何方神圣,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她去了,小心翼翼挨到那里,伸手摘那布塞子。把眼睛凑了上去。

对面挺寻常的,面阔三间的黑瓦房,门前一排四根抱住,檐下挂牛筋泡子,正屋前两个长随站班,应该是个挺有家底的人顶下来的。既然有家底,为什么干偷窥人的事儿呀,这癖好真要不得!她一人穷琢磨,想想是不是自己多心了,其实是日久年深砖头腐朽了吧,并不是有谁真要偷看她。这么一想现在干的挺不地道,把脑袋缩回来吧,人家没怎么的,自己小人之心了。

这儿正打算撤呢,有限的视线范围内居然飘来一片衣角,天青的宝相花缎子,连上头纹路都看得清。她惊讶不已,没来得及反应,宝相花不见了,檐角的灯光照过来,照在一片太阳穴上。定宜惊得差点尖叫起来,原来对方隔着一堵墙,正和她耽耽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