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091 正文完(第2/4页)

那白衣人沉默地站在那里,伞不能容纳俩人,他便全部往她那边倾斜,遮挡那濛濛细雨。

他的目光,落在她沉睡的侧颜,又缓缓上移,落在她微卷的额发。

有时候他总是要想,明明是他亲手养大的姑娘,早就看过了千遍万遍,可为何每次看着她,总有一种感觉,好像总也看不够似的。

多么希望,时光能够静止在这一刻。

几个小宫娥走过,悄悄看了一眼,又飞快地低下头去,好像看见了什么不该看见的东西。

她们压抑着兴奋,在议论着什么。

他将手指竖在唇边,轻轻地嘘了一声。

小宫娥们纷纷噤声。

这位新上任的太医令,不仅医术高明,而且相貌一绝,是太后娘娘的裙下之臣。

每次看见他们相处,宫娥们都要脸红心跳好一阵,怎么说呢,明明两个人什么都没做,却让人觉得他们什么都做了。

就比如现在,太医令光是站在那里,为她撑开一把伞,就感觉这个世间,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再也没有了其他人的存在。

第二年,皇帝颁发的新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成功。

太后娘娘的身子,却愈发差了,嗜睡之症愈发严重,终于,在暮春之时,宣告病逝。

举国大丧,皇帝亲自为这位虽不是生身母亲、却救过他性命的魏太后守灵。

而就在太后娘娘崩逝后不久,那位医术精湛、惊才绝艳的太医令,亦是消失无踪。

有人说他为了太后殉情,有人说,他离开了宫中,云游四海去了。

真相究竟如何,再也无人知晓。

很快,民间又流传起了另一种说法,道是太后娘娘与这位太医令,双双私奔了!

有人在小月洲,见过他们义诊的身影。

君子白衣,佳人似玉,般配至极。

可每次义诊过一个地方,他们都不多作停留,很快便乘舟远去。

据见过他们的人回忆,这二人就像那话本里的神仙眷侣,分则各有神通,合则如胶似漆,羡煞世人。

至于更多的故事,大抵,只存在于那些茶楼说书人的杜撰里了吧。

……

桑春和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摸摸自己的心口。

摸到鼓鼓囊囊一物,她这才松了口气,安心地继续躺着。

幸好,钱袋还在。

行走江湖,钱可是顶顶重要的东西!

门口传来吱呀一声,有人推开门,走了进来。是个女子,她手里端着一碗汤药,看到桑春和,她笑起来,相貌极美,颊边有两个梨涡。

“你醒了?”她把药放下,坐到了春和的身边,声音也是甜美若黄莺出谷。

春和好奇地看着她。

她昏迷之前的记忆,还停留在一个劫匪对着她,垂涎欲滴地摸着下巴,那劫匪长得不太聪明的样子,还有点猥琐,把她给恶心坏了,忍不住飞出一脚,把人踢到了一边。

结果,那个劫匪更兴奋了,还说什么,要把她抓回去当压寨夫人。

拜托,她还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啊!

春和头皮发麻,转头就跑,结果在逃跑的路上摔了一跤,好巧不巧地撞到一块石头,昏了。

想到这,春和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瓜子,不会破相吧,没摸到什么伤口类的东西,她长长松了口气。

女子被她的举动给弄笑了,她看着春和,拿出了什么东西。

“你摔到脑袋,昏迷了三天才醒来的。你脑袋上的伤口虽然愈合了,但你伤得不轻,大概损失了一些记忆。不过,我在你的身旁看到了这个,你看看,是不是你的?”

那是一块玉,上面刻着两个小字,“迟迟”。

看到这两个字的瞬间,春和想起了一些东西。

“这是我的小字。我叫迟迟,姐姐,是你救了我吗?”

春和生得极好,而且一把嗓子清脆甜美,大眼睛扑闪扑闪,又黑又亮,很容易就赢得人的好感。

女子自然是笑着点头。

“姐姐,你是郎中吗?”看到屋子里的药炉,还有一些晒干的草药,春和不禁好奇问道。

女子说,“我是云游的医女,与夫君游历此处,见你一个小丫头昏迷在路边,这才带回来医治。”

夫君?春和眨巴眼睛,这个姐姐没有绾妇人的发髻,她还以为姐姐是独居在此的女郎中呢。

“姐姐,你叫什么名字?”

春和眼睛弯弯的,甜甜地说,“姐姐救了我,我一定会感谢姐姐的。”

她家里特别有钱,虽然,她不记得自己家,具体在哪个位置了。

但是她清楚地记得,她家里是不差钱的。

而且,爹爹总是教育她,要知恩图报。

姐姐救了她的命,她应该报答姐姐,这个世上,没有人不喜欢钱,拿钱报恩,准没错。

可是,她怀里的钱袋不能给,因为那些都是闯荡江湖必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