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3页)

1.5元/个,有甜味、咸味。

真便宜。唐雪过去把炉子上的烧饼全部买了,一共也就花了七十五。

乡下集市上的东西相对便宜点,许多都是老头老太太在摆地摊,卖的也都是自家出产的农产品。

她走一路收一路,鸡蛋,鸭蛋,鹅蛋,宰杀好的鸡鸭鹅。收的最多的是土鸡蛋,陆陆续续收了有五百多个,鸭蛋,鹅蛋也收了一些。

看见有个老太太买冬瓜和南瓜,都是本地品种,个头很大,唐雪直接全都要了。老太太激动地送了唐雪两大把咸菜,算是添头。这一下子把她小摊上所有的东西都买完了。

其他摆摊的老头老太太见了立刻更加热情地招呼她。她还真在其中一个老太太那里发现一个好东西。

麦芽糖。

一种橙黄色粘稠的能拉丝的糖。

老太太用一只双耳砂锅装着麦芽糖,如果有人买就用小棍一点点卷出来。唐雪也只在网络图片上见过这种小吃。

买一支尝了尝,甜滋滋的,不是很腻,吃完还带着回甘,有点粘牙但味道很好。

唐雪直接连糖带砂锅一起买了。

集市上还有很多卖廉价衣服和袜子的,衣服的样式和花色实在超出她的下限,于是她挑了五十双袜子。袜子质量不算好,但等末世以后这样的袜子非常适合用来交易。实在不行就给他爸穿,以他爸的工作性质,肯定很费袜子。以后缺水,脸都没法洗更不要说袜子。

遇到一家做豆制品的小作坊,买了两板嫩豆腐两板老豆腐,还有百叶、豆干、素鸡等。老板帮忙把东西都搬到车上,老板问起怎么买这么多,她推脱说这两天家里办大席。

在农村,家里有喜事通常很少去酒店宴请,大多是在自家门口或者院子里搭上红色帐篷,请做大席的厨师过来掌勺,按人数摆上圆桌,大伙儿坐在一起吃席,把酒言欢。

所以像这样大批量采购食材也说得过去。

“那你家油盐酱醋这些买好了吗?我弟弟家正好开副食品批发超市,就在前面,价格绝对公道,要是没买可以到那边买。”

小作坊的老板见是“大生意”连忙帮推销起自己弟弟家的店,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唐雪又买了一批油盐酱醋糖、味精、辣椒干、大料等调味料。超市老板还推荐了一些真空包装的熟食,例如桂花糯米藕、水晶肘花等。

“直接回去切盘就能上桌,特别方便,好多人家办大席都买这些做冷盘。”

盛情难却,唐雪挑了五六个品种各买一箱。

“饮料要吗?我们家也有,绝对正品,一起买价格更便宜。”

超市老板的嘴皮子相当利索,跟他哥哥一模一样。唐雪像个被忽悠买保健品的老年人,让买什么就买什么,饮料、酒水、香烟、茶叶、一次性纸杯、桌布、餐巾纸等等。

离开小超市的时候,唐雪的面包车上已经差不多堆满了东西。

超市老板站在门口看着白色面包车慢慢走远,抬手数了数手上厚厚一叠钞票,今天这一单卖了半个月营业额。这样的客户一个月多来两个就发了,晚上叫老婆多烧几个菜把大哥一家叫来吃饭。今天这个客户可是大哥带过来的,怎么说都得表示表示。

唐雪开车路过一家专门卖散装酒的酒坊。她又买了5桶散装米酒、5桶高通度高粱酒,黄酒也买了一些。酒在末世后也是非常紧俏的东西,饭都吃不饱,哪儿还有粮食酿酒。酒既可以消毒还可以御寒,作用很多。

这才心满意足地开车离开这座小镇。

中午随便找了个地方吃午饭,下午又一头扎进了小商品批发市场。

等身上的现金花得差不多了,才去还车,然后打车回家。

她身上的钱不多了,还要留点钱给网购和代购,计划书上还有很多东西没有买,该怎么从她爸妈手上套点钱出来呢?这是个头疼的问题,她得好好想想。

没等她想出办法,江誉发消息说净水器到了。等净水器装好后,唐雪非常正式地邀请江誉吃饭以表感谢,江誉也答应了,两人约在周末晚上见面。

这次装修的装修款是唐爸跟江誉结的,据唐爸将江誉给了个非常良心的价格,因此让我好好招待江誉吃点好的。本来她想约江誉吃火锅,但唐爸说火锅能吃什么,肉薄薄的一片,让她带江誉去吃海鲜,别不舍得花钱。

“行,听您的,付钱的是老大。”唐雪说。

“怎么请你同学吃饭还要我付钱?难道不是应该你付?”唐爸故意反驳。

“我穷,要付钱就吃火锅。”唐雪理所当然道。

“你还穷,不是号称小富婆吗?”

“我把钱借给朋友创业了,所以现在我是穷鬼。”

“什么?借给朋友,什么朋友,靠不靠谱?”

唐爸皱起眉头,从小到大他们都不大干涉女儿的消费行为,是因为他们知道她不会乱花钱,也知道她有一张二十万的定期存单。但是把钱都借给朋友怎么听起来都有点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