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5页)

从阮颂去A大给袁印海过生日抢救,到后续有人爆料、阮颂站出来发声,吃瓜傻眼的全过程都被录了。

“我可是会抽考题目的,别是为了节目效果故意演我。”阮颂嘴上这么打趣,手里握着笔其实已经开始签。

白底金字,字迹没什么特定的形体,相当飘逸随性,签完大名顺手在右下角落款了时间。

秦斯嘉作为全场第一个拿到签名的人,高兴地一点不像明星,原地蹦了好几圈,对阮颂的不自信相当不满:“你怎么还不许人喜欢呢!不信就随便考我嘛,我是真的爱惨了《最后一朵太阳花》,妈妈的好大儿,心头宝!”

弹幕看着他们能拥有阮颂的签名,全在刷“是谁酸了我不说,恰柠檬.jpg”。

好好一恋爱综艺,硬是成了大型追星现场。

负责追的,是他们这些上节目前就出名的,被追的,反而是阮颂这唯一一个素人。

秦斯嘉表达爱意还没得到阮颂的回应,就被排在她后面的姜淇淇一把挤开:“颂哥颂哥你先帮我也签了再考!我也喜欢《最后一朵太阳花》,当时看的我整个人都快哭撅过去了,梁羿都看哭了!!”

阮颂签完顿时受宠若惊抬眼望向后面的梁羿。在他的印象里,梁羿一直是“理性”的代言词。

梁羿一个大男人看剧看哭,似乎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我平时看剧少,是当时我跟淇淇还在国外念书,她看的时候我就带着看了一眼,结果没想到看着看着觉得还挺好看……”

“别没想到了。”

郑青径直将自己的板子插上去打断:“有啥可解释的,又不丢人。我当时还没跟斯嘉在一起呢,就自己一个人闷在家里看,也给哭的稀里哗啦。小颂你是真牛啊,算着当时你应该才刚刚本科毕业?”

阮颂签完四人的签名板,丝毫没有吝啬作答:“确切说是大四上学期写的。这个剧不长,就十二集的一个短剧,所以写起来很快,当时正好思路也顺,我记得我从构思到动笔全部写完,一共就花了十五天?”

【哇!!!!!】

众人连着弹幕全都惊了。

《最后一朵太阳花》别说是对阮颂重要了,对袁印海都可以算是代表作,男女受众倾向并不明晰,全性向作品。

“那你这平均下来岂不是就想了三天?完了后面一天写一集??”姜淇淇直接傻眼。

结果阮颂笑笑:“其实我根本没想。”

他会写这个剧本,纯粹就是上课的时候无聊,不想听课。

“毕竟都大四了还要上课这就很离谱,我也不是多爱听老师讲课的人,所以老师在上面讲,我就自己在下面随手打草稿,打着打着一节课上完,《最后一朵太阳花》的第一集 就被我写完了。”阮颂说这些时全程轻描淡写,好像真的只是特别微不足道一件事。

听者却是一个两个已经开始掉下巴。

【……这不应该,我上课也不爱听课就是说,捂脑壳.jpg】

【真是打扰了,这大概就是我跟天才的差距吧,地铁老人看手机.jpg】

阮颂:“然后写完感觉还不错,就后面三天一天写了一集,再后来被叫去弄了两天学校里的事,又写了九天,最后一天就把前面写的整体看了一遍改了一遍,一共就十五天差不多这样就完稿了。”

弹幕【?????】

【那岂不是一天没停?直接一气呵成???】

秦斯嘉他们也都听懵了,谁能想到这么厉害的作品,阮颂居然只花十五天就完成了!

“你这也太强了……”

阮颂极其坦诚又是一笑:“运气吧。写了这么多剧本,就这个最顺。”

也就这个成绩最斐然。

《最后一朵太阳花》这剧名听起来治愈,拍摄镜头采用的色调打光也治愈。

但实际讲的故事却是两个无依无靠的少年,如何自力更生,在夹缝中努力求生存长大,以为自己终于能熬出头迈过18岁成年大关,却还是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一个死了,另一个成了杀人犯。

剧名《最后一朵太阳花》隐喻两个小孩在生活磨折下童真的消失,也隐喻光明和希望在他们心中的消失。

当时剧集一播出,引起的社会反响极大。

观众眼看着两个少年走上绝路,却一点办法没有,因为每一点一滴累积发生在主角身上的都是现实,是这个社会最原本的样子,不少人都曾经历过。

所以当大结局两位主角一“堕落”一“消逝”,没有任何人意外,甚至莫名有共鸣,也更像是一种社会的悲鸣,需要各界共同反思。

袁印海因为这部剧荣誉加身,拿奖无数,最高五十万的电视剧报价也是在《最后一朵太阳花》问世以后,制片方那边报过来的。

梁羿觉得以阮颂的年纪很不可思议:“是怎么会想到要写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