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第2/3页)

原因很简单,他担心这些大世家会倒向淮扬王,因此哪怕没有实际作用,也还是得这般去做。

是以,可以想象,这两派为了讨好谢氏,会如何抢着给谢愔加派职务。

话说回来,为谢愔请功的奏疏送出后,姜舒紧接着召开了一个长长的会议,听官员们总结自己不在时州内的大小事务。

而待散会之后,他也未作休息,独自一人坐于堂中,处理这一个多月间堆积的重要文书。

正当专心处理着公务,姜舒忽而闻见一阵熟悉的香味,他似有所觉地抬头,便见不知何时,谢愔来到了他的书案旁。

他愣了一愣,放下笔问:“不是让你在家中休息两日吗,怎突然过来了?”

“既为使君之别驾,岂能不替你分忧?”谢愔说着,便兀自拿来棉花软垫在书案旁落座。

不知为何,对方这副柔和温润的嗓音,令姜舒恍惚感觉他口中吐出之词并非一个官职,而是“贤内助”之类含有暧昧关系的的词语。

谢愔坐下后,视线落到他案桌堆叠的文卷上,道:“分我些吧,早些忙完,你可早些回去休息。”

见他笃定了要留下帮忙,姜舒别无他法,只能拿起几卷文书递过去,并令子明将暖炉搬得离书案近些。

一阵寒风从窗隙探入,吹拂起少许的炉灰,炉中炭火轻微地燃烧着,发出呲呲声响。

安静稍许,姜舒倏然想起一事,道:“我父母如今都在家兄那居住,你要不搬回来住吧。”

话落,他抬眼间碰上谢愔漆黑的眸子,无端心跳加速,旋即又若无其事地补充一句:“否则你每日往返州府着实不怎方便。”

谢愔恬淡地发问:“是搬回原来的住处,还是搬入主公的屋舍?”

听懂他的弦外之音,姜舒骤然感到耳朵灼热,一派正经地回答:“这由你决定。”

谢愔微微笑了笑,却未告诉他决定,反倒令姜舒有些心急。

犹豫了片刻,他又道:“你的院子长久未住人了,纵使时常打扫,仍是缺乏人气,你若不介意,就先搬来我这吧。”

谢愔仿佛正等着他这番话,闻言便轻轻点头,口吻愈发柔和了几分:“好,皆听主公安排。”

姜舒莫名被他这句话惹得脸红,轻咳一声,继续低下头批示文卷。

谢愔似看出他心里的害臊,收回视线后,一边浏览着文卷,一边转移话题:“不知大潼城情况如何?”

提起这个,姜舒自然而然被转移了心思。

归来的途中,他也一直在关注鲜卑三部的情况。

据卧龙阁送来的密信所知,他们离开之后,以免城中生乱,宇文透刻意隐瞒了慕容洸已死的消息,但不知为何,这消息还是被人透露了出去,以及慕容部守军被宇文部所杀的消息,也都一同在城中散播开来。

慕容鲜卑本就对随处可见的宇文部士兵不满,此事传开后,城中慕容部族再也无法容忍宇文透继续掌管大权,于是聚民众起义,发动反抗暴乱,

内忧外患之下,宇文部很快抵挡不住压力,主动撤军,段氏鲜卑顺利攻破城门,慕容锋带军杀入城中,不仅放出了被关在狱中的慕容士兵,还一箭射杀了宇文透,杀得宇文部残兵溃败而逃。

但好景不长,慕容锋才刚回到大潼城,尚未平定内乱,宇文英硕又亲自率援军而来,以替左大将报仇的名义进攻大潼城,显然是想要趁慕容部生乱,吞下慕容部地盘。

当然,段氏扶持慕容锋夺位也免不了有想要占点便宜的心思,接下来这两部还有得斗。

姜舒将鲜卑的情况大致概括了一番,最后总结道:“他们越是混乱,于我们越是有利,步将军今已攻克定山郡大半地盘,待到下一批武器送去青州,想必能助他更快地收回青州北部。”

听完姜舒的认真总结,谢愔嘴角牵起一丝弧度,微微地点了点头,随即垂下视线,静静地翻阅文卷。

·

虽然决定了要搬回州府居住,但搬东西毕竟还需要时间,当日处理完堆积的公务后,尽管时间已晚,谢愔依旧回了谢府,翌日才派马车将行李运送过来。

这日,姜舒难得有些心神不定,下午完成工作后就早早地下了官署,回后宅去看自己的院落收拾得如何。

踏入庭院中,只见谢愔正站在门口檐廊下,指挥婢仆们收拾布置房舍。

冬日稀薄的日光倾斜地照耀在他青瓷色的绢衣上,于冬枯的苔庭中落下模糊的长影。

他叫了声“谢愔”,对方应声回过头来,朝他安静地一笑,继而道:“你来得正好,我欲给你换套寝具,然之桃说你习惯于当下这套,一时有些难做决定。”

姜舒没想到自己一来就听到这么个私密问题,感受到之桃的目光正停留在自己身上,他清了下嗓子,说:“按你喜好吧,我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