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她为何出逃 思考宁樱为何逃跑的李瑜……(第2/4页)

秦王哎哟一声,“冤孽,你学我哪样不好!”

李瑜被气笑了,“我反正是没你那本事的,风流了一辈子,造下三十多位姐姐,我还认不全。”

父子俩相互嫌弃埋汰。

李瑜看不顺眼自家老子的风流,老头子则看不顺眼他被女人拿捏住,“就你这点出息,不过一个奴籍女人,就毛躁得团团转,我且问你,若是被找回来了,你又当如何?”

李瑜老实回答:“没想过。”

秦王:“一个在外头流离失所过的女郎,就算找回来,也不干净了。”

这话李瑜不爱听,回怼道:“你老人家还连刚丧夫的寡妇都不放过呢,天天蹲人家的墙脚根儿,你就干净了?”

秦王顿时被气着了,“臭小子怎么说话的?!”

李瑜破罐子破摔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半斤八两,谁也别埋汰谁。”

秦王指着他,委实被气坏了。

也只有这崽子敢怼他,要是老大李竞,是断然不敢这般的。

李瑜也不想跟他啰嗦,起身道:“爹好生将养着,儿风尘仆仆,一身臭汗,先回去洗洗。”

秦王懊恼道:“你小子还没回答我的话呢,若是找回来了又当如何?”

李瑜道:“爹瞎操心,你自个儿那身风流债都弄得稀里糊涂,还管我房里的事。”又道,“我替你稳住阿娘不跟你叨叨就已然不错了。”

果不其然,提到福寿堂,秦王果然不再追问,只气愤道:“不孝子!”

李瑜故意道:“晚些时候我让大哥再过来瞧瞧你老人家。”

秦王忙道:“你皮发痒了,我可受不了他念叨。”

李瑜笑着走了。

秦王扶了扶自己的老腰,要说两个儿子,他确实偏袒小的那个,因为老二比老大更讨喜,打小就头脑灵活,说话很有窍门,不像老大总是老气横秋,跟他老娘一样喜欢念叨,听得人厌烦。

李瑜则从来不啰嗦,虽然性子骄纵了些,但知分寸,不像外头那些纨绔子弟没头脑,看似规矩却也不规矩,身上有年轻人的活力。

秦王一辈子都不懂规矩,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循规蹈矩,要不然也造不出三十多位子女出来。

他偏宠李瑜这个二子,也是因为那小子也不是个规矩的人,跟老大李竞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说老大的性情像郭氏,那老二的性情则更像他。

从碧华楼回去后,李瑜命家奴备热水沐浴。

崔氏得知他回府,赶忙从福寿堂那边回来。

一见到小祖宗,崔氏就眼泪汪汪,这毕竟是李瑜头一回离家这么久,且又是孤身一人,可让她这个奶娘担心坏了。

“哎哟我的天爷,可算是平平安安回来了!

“二郎清减了许多,怕是在外头吃了苦。

“你出去的这些日老王妃担心得不得了……”

她不停地叨叨了一长串,听得李瑜窝心,“我这不是好端端的回来了吗?”

崔氏上下打量他,“以后可莫要这般莽撞了,说走就走,拦都拦不住。”

稍后家奴把热水备好,崔氏伺候他去浴房,替他把头发清洗干净后才退到了屏风外。

自从宁樱离开后,李瑜便不再让人伺候他沐浴,甚至许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不让旁人近身。

崔氏站在外头,小心翼翼试探问:“二郎去了这般久,可有宁樱音讯?”

李瑜泡在浴桶里,答道:“没有。”

崔氏欲言又止,“二郎啊,老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瑜没有吭声。

崔氏说道:“宁樱一个弱女子,孤身在外委实艰难,若是找不回来了,你又当如何?”

李瑜沉默了阵儿,才道:“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又道,“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没了,我总要寻一个交代。”

崔氏叹了口气,又问:“若是把她寻了回来,你又要如何安顿?”

这个问题李瑜没有回答,只道:“奶娘,我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打小看着我长大,可曾见我把谁放到心上过?”

崔氏:“这……”

李瑜颇有几分懊恼,“我现在悔,悔的是当初完全把她按自己的喜好来栽培,以至于把她弄丢了我里外不得劲儿。这些日我满心满眼都是她的模样,担心她在外吃了苦头,受了委屈,日日不得安宁。”

崔氏叹道:“她终归只是个奴婢,你这般抬举,日后若主母进了府,也不知是福还是祸。”又道,“二郎啊,听老奴一句劝,既然走丢了,便当她没了吧,现下你不习惯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跟了你这么些年,待时日长久些,自然就淡了。”

李瑜没有说话。

崔氏继续道:“要怪就怪宁樱福薄,她若有这个福气,当初在袁家打算把她送还回来的时候她就会乖乖回来了。可是她没有,闹了一场,可见那时候她就没打算回秦王府,是死了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