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章合一(第4/7页)

果然,顾孟平也说:“恐怕也有考察夏国市场的想法。”

这倒可以算是主要原因。

顾孟平就说:“那就好好接待,等他们来了想干什么就知道了。”

这事儿就算解决了,王淑媛接着说第二点:“第二点就是接待问题。接待的车和人都已经协调好了,就是住在哪里。现在确认的九家,加起来大概有五十人左右,涉外饭店是最好的,地方大条件好,但问题是,泰斯集团的人也住在那里,不太好吧。”

这个不太好,显然是觉得这么安排,好像在挑衅似的。

要是让何熙的性子,何熙肯定要安排在那里的,没有压力哪里来的动力。

可这会儿的政策何熙还拿不准,也就没吭声。

然后就听见顾孟平说:“就涉外饭店,不用回避。这又不是一码事。”

王淑媛一听就说:“那我知道了,我去协调。”

顾孟平嗯了一声,扭头看何熙,就瞧见这丫头神情挺高兴的,他忍不住说:“我发现你是真的一点都不惯着泰斯集团。”

何熙是真的这样,实在是她出生在祖国越发强大的时代,那个时代对于外国人早就没滤镜了,就是该尊重的尊重,该反击的反击,大家平等,你不对我也不惯着你这种心态。

所以何熙对泰斯集团真不惯着,合作可以,真诚的态度是前提。

何熙就笑笑,指着其中一家说:“啤酒国的两家明天就到,我也去接机吧。”

顾孟平就不问了,点头说:“好。”

倒是泰斯集团的人从会议室一出去,就直接去了詹姆斯的房间开会。

这会儿,詹姆斯拿着已经修改好的合同敲了敲门,然后开门进了霍格的房间。

霍格脸色一般,看了一眼他问道:“都研究过了,怎么样?”

詹姆斯这会儿就像是垂头丧气的红冠大公鸡,叹口气说:“夏方提出的问题非常精准,的确都需要修改,我们提不出任何反驳的意见。这是已经修改过的条例,您看看。”

霍格看了一眼,合同上到处都是红色的密密麻麻的加注,显然改动的地方不少。

不过他并没有接过来,而是说:“你觉得这事儿怎么处理为好?”

詹姆斯一下子紧张起来,小心措辞:“我认为我们诚恳道歉,夏方也是诚意想要引进整车技术,应该会原谅我们,继续进行谈判的。”

“当然,在某些价格方面,我们或许要小小的放水,让他们感觉到成就感。”

霍格听了后道:“如果能这样最好,但显然夏国人现在很兴奋,恐怕这些不够。”

一听这个,詹姆斯倒是很坚持:“这些足够了。我专门问询过丽萨夏国人的心态。我们现在急于引进整车技术,而据我所知,那个交流会来的都是小型实验室,研究所,他们压根没有成套技术,其实重点还在我们身上。”

“而且丽萨说,夏国人很卑微的,只要你冲他们笑笑,夸夸他们的东西,他们就觉得你喜欢夏国,就很大方的跟你做朋友了。”

“所以,我们只要修改错误,我认为他们不会有意见的。”

霍格还是很慎重,但的确不是夏国通,想了想后就说:“那就这样吧。”

詹姆斯松了口气,要知道,谈判是整个谈判组来谈,但是怎么制定合同,其实只有几个人说了算,若是真计较,他作为负责人首当其冲。

现在好了。

他出去的时候整个人都松快不少,回到屋子里,丽萨就笑眯眯地说:“怎么样?”

詹姆斯耸耸肩:“就这样。希望你说的是真的。”

丽萨对此很有信心:“放心吧,按着我说的说,不会有问题的。我很了解他们。”

“那当然,你也是夏国人。”詹姆斯直接评价。

但这句话,让丽萨都有点恼怒了。只是詹姆斯并不在意她的情绪,扭头就冲着里面加班的人说:“今天就到这里吧。詹妮,你立刻联系夏方,哦不,明天吧,告诉他们我们的答复。”

詹妮立刻应了。

第二天,何熙就跟着王淑媛前去接了啤酒国来的两个实验室的代表。这两个实验室一个叫做哈斯实验室,一个是先进动力研究所,不过来的人都不多,哈斯实验室五人,先进动力研究所四人。

但是与泰斯集团的队伍有一点不一样,泰斯集团的人都是谈判代表,其实并不是搞技术的,而是管理层。

实验室和研究所来的人,倒是一看就是学术派。

这两位一个姓施耐德,一个姓米勒,都是教授。

压根没有什么架子,一下飞机就对夏国很感兴趣,没有入住就要求参观一下夏国的工厂,还有学校,甚至上车的时候,还在大门口站了会儿看看夏国街道上的汽车。

显然是真有心考察。

何熙陪着一起送到了涉外饭店,并安排住宿,后面有专职的接待人员,用不着他们,她和王淑媛安排好,就下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