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妇女能顶半边天(第6/7页)

改完之后,江森稍微看了一遍,抬手看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快十点钟。

整个青民乡,此时鞭炮声震耳欲聋,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过新年。

“发过去看看。”江森催促了潘达海一下。

潘达海不甘不愿,又掏出数据线,一通操作,将邮件发到了胡部长的QQ邮箱里。

然后在嘈杂的鞭炮声中,两个人只等了不到十分钟,潘达海就收到了胡部长的短信。

“发明天《东瓯日报》社会版头条,改一个和过年能挂钩的标题。”

潘达海看着这几个字,再看江森的眼神,简直难以置信。

“行了,等着看大戏吧。”

江森掏出自己的手机,随手编了条新年快乐,群发给手机里所有的联系人,然后就脱了衣服,进了卫生间,长长地松了口气,开始惬意地洗澡。

这件事其实他本不想搀和,但被吴晨一激,还是鬼使神差地做了。

现在交易已经完成,他手里掌握了转账和录音的证据,胡部长又明显有动手的意向,现在缺的,只剩一个动手的大环境和时机。但对宣传部这种部门而言,创造类似的动手环境和时机,不就是他们原本就在干的事情吗?

这一夜,江森在鞭炮声中沉沉入睡,丝毫不受这些噪音的影响。潘达海却是半夜未眠,一直熬到清晨三四点,确认昨晚发过去的新闻已经刊登印刷出来了,这才总算睡着。

早上九点出头,江森再次在一阵鞭炮声中醒来。

麻利洗漱完后下了楼,屋外漫天都是硝烟的气味,一份今天早上刚刚出炉的《东瓯日报》,已经摆在了旅馆的桌上。江森走过去拿起来翻开,直接翻到社会版,入眼便一篇标题加粗的报道《最好的过年礼物,就是生命的延续》,下面还有个副标题:拯救癌症病人,我们的小英雄,又又又做好事了!

江森一眼扫下来,就是昨晚上他写的那篇,但署名只有潘达海和王清风。

看了一眼,他就微笑放下。

等到下午两点多,潘达海和王清风打车回去,江森才交出了录音带和转账票据,让潘达海直接带给胡部长。潘达海拿着这份证据,简直惊恐:“小伙子,你想干嘛?”

江森凛然道:“为国尽忠,人人有责。”

潘达海问道:“过了吧?”

江森回答:“试试吧,这个事情是我挑的头,总不能喊了胡部长,又什么忙都不帮……”

潘达海不由惊奇道:“你喊了胡部长?”

江森点头道:“嗯,这个事情,一个星期前胡部长就知道了,我第一个是跟她说的。”

潘达海无言以对,唯有一句:“我日……”

在王清风万分不解又略带崇敬的目光注视下,江森目送两人坐上大年初一的出租车离去。然后就回到旅馆,开始了他为期三天的,写寒假作业的生活。而外面的世界,则从这个早上开始,开始按自己的运作方式,朝着某个江森所期盼的方向前进。

大年初一一整天,整个瓯城区和东瓯市,一片喜庆祥和,看似什么屁事儿都没有发生,但在东瓯市的城市论坛上,江森再次做好事的消息,却以异常快的速度,不胫而走。

由于正是年关,大家本来就闲得蛋疼,江森的事情在网上被人一炒,很快就在这个没话也要找话聊一下的时节,迅速在线下也蔓延开去。

最开始,大家首先是惊讶于江森这无比牛逼的财力,然后再看文章最下面,江森的那一大串头衔、事迹和奖牌,又觉得江森是个挂逼。一直到晚上吃饭的时候,终于有人在网络大侠的引导下,开始质疑一个事情:为什么救命用的骨髓会从公立医院,流转到私立医院呢?

这破事儿莫名其妙地,就在“大家一起来看挂逼”的氛围中流传甚广,算不上什么舆情,可又偏偏好像又不是什么小事情。就这样等到初二,这个舆论的焦点,开始就逐渐成型了。

请问就算瓯附医没有任何主观错误,但是为什么,骨髓捐献者和适配者的资料,就会被这么完整地被泄露出去?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初二晚上,装了两天没事儿人似的潘瑾钱,终于忍不住慌了。

在电话里跟潘瑾荣一通对骂后,早先一直就在转移财产去国外的潘瑾荣,初三早上就立马登上了飞往澳洲的飞机,他的妻儿老小,早已移民国外,这条退路,准备得妥妥当当。

而潘瑾钱也没闲着,开始四处走动打点,到处声明自己跟这件事无关,甚至给跟自己同级的市卫生局,写了一份言极其辞恳切的说明,把一切责任,全都甩到了潘瑾荣身上。等到初三中午,东瓯市论坛上关于孔双喆骨髓的帖子,眨眼之间就被删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