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3页)

在潺潺月色和温柔低语中,谢时闭着眼,唇边泛起了笑意,就在即将坠入梦境的前一秒,他恍惚听到韩伋提到了韩宁。

韩小宁这会儿估计还在生他的闷气呢,小少年一直谨记他家小叔的教诲和吩咐,得知他要离开乐县,前往福州,便坚持要同他一起启程。

谢时身为山长,又是他的长辈,哪能让他涉险,再说了他那时还打算安定好福州后,便北上去找韩伋,路途遥远,途中不知有多少危险,谢时便狠下心来,强制要求他在书院待着,帮着宋老先生照看好书院诸事。想到临走前小少年那泛着红的眼眶,谢时心下叹了一口气,开始在梦中烦恼该给韩宁带什么礼物才能哄好人。

韩伋不知这一出,高大尊贵的男子此时垂着眼,一双深邃却温柔的眼眸始终注视着怀中之人,听他呼吸渐渐平稳,眉间却似有烦恼,便忍不住伸出指腹抹平,直到睡梦中的人眉眼全然舒展开来才罢。

“阿时,你觉得韩宁如何?可担得起大业?”那是谢时错过的问话,但显然,提问之人心中早已有了决定,并不是真的想要谢时的回答。

这一夜,无人知晓,有人愿以万里河山为生辰礼,换这一场只为他绽放的盛世烟火,和仙人入他怀。

——————————

至正十二年,蒙朝的这一场旱灾从初夏持续到入冬,大地干涸,绵延大江南北,而秋天之时,果然如同谢时和诸多有识之士担忧的那般,本该是丰收时节,瘟疫却开始爆发。先是干旱最严重的几个地方,因为土地颗粒无收引发了饥荒,饿殍横野,尸骸暴露,无人收拾,加上盛暑炎炎,高温之下,病菌肆虐,传播开来。

即便是在医疗卫生发达的现代,控制瘟疫都需要举国众志成城,付出大量人力财力才能遏制,放在落后的古代,又碰上无所作为,只知压迫底下百姓的官府,这瘟疫非但没有控制住,反而同当下过境的蝗虫一般传染到周围。

大都那帮子文臣宰相也不都是没脑子的,只知道贪污腐败,眼见着旱灾和瘟疫如此严重,渐有扩散大半山河之态势,他们也慌了,若是继续放任不管,任百姓自生自灭,最后真把朝廷覆灭了,他们这帮人成了阶下囚,哪还有如今的人上人官老爷生活?

于是一个个的开始上折子劝皇帝开仓赈灾,减免三年赋税以休养生息,以免引起更多民愤,而当朝宰相谢雍还连上三道折子,请求皇帝召回正与徐寿真作战的十几万将士,一来节省军费开支,二来可将这些人力投入到赈灾当中去。

皇帝被这么多臣子劝着,虽说肉疼,但到底也知道事情轻重缓急,为保江山,只能点头答应国库拨出银两到各地赈灾,并且减免来年的赋税,后两年的则视情况再定。至于谢雍的建议,也被采纳,两军至此停战。

经此一役,双方都没占到什么便宜,朝廷的军队虽然后期因为徐寿真内部叛乱,收回了不少城池,但也付出了不少代价,徐寿真的部下也损失不小,不仅丢了城池,更重要的是官军退走后,南边长期安居一隅的韩伋趁他病,要他命,出其不意,硬是狠狠在他的地盘上咬下几块肥肉,替谢时暂时出了一口气。

后半年,大规模的战火停息了,倒是各地不断有饿极了的百姓起义造反,旱灾和瘟疫一日不结束,民变便屡禁不止。在这样的光景下,翻过年去,人们渐渐发现,那位韩公治下的南方几省,竟是这乱世之中难得的桃花源!

云州城,来换班的城门守卫看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长龙,笑着拍了拍汗湿全身的同僚,“辛苦了。”

守卫苦笑了一声,叮嘱他道:“你待会记得喝碗凉茶,白二那小子嫌凉茶苦,没喝,刚才中暑直接倒在地上摔了个屁股墩,可把脸丢尽了,凉茶这么好的东西,外地人想喝都买不到呢,就他小子一个大老爷们嫌苦,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如今谁不知道南边来的凉茶是防疫的好东西,多少人都高举着银子就为了买上几包凉茶粉呢!

换班的门卫们一听,让城门下的弟兄们等会,便火急火燎跑去后头一人灌了一碗凉茶,最后才抹着嘴回来,“快去吃饭吧,今日食堂可是有福州城运来的秃黄油,拿来拌白米饭,香得人恨不得把碗都吃下肚去。”

那原本穿着厚重防护服,又在日头下站了半天执勤以至于有些蔫的守卫一听,顿时眼神一亮,声音都大了几分,“还有这等好事!今日伙头是得了什么天大的喜事,如此大方?”

“是福州城那边运来的,听伙头说是上头的大人们觉得咱们云州这边靠近北边,如今中原大规模流民南下,云州守城任务重,所以送了好几车物资过来犒劳弟兄们,说是什么伙食补贴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