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后悔(第2/3页)

她顿了顿,继续道:“有些关系有了裂痕,就很难修复,顺其自然吧,孔令西之前的所作所为,也挺伤人的。”

白映雪今天去见了老朋友,田馨也没去舅舅家,直接回了小院。

回到家,苏蔚冬也在。

“你今天下班这么早?”

“嗯,刚才舅妈把照片送了过来,我放在柜子上。”

田馨拿起来一看,都是彩印的照片,有全家福,还有和小姨的合照。

另外……还有一张她和苏蔚冬的照片。

这张照片中,两个人离得不算近,正好对视着,是小姨撺掇着照相师傅抓拍的。

挺自然的,她仔细看,苏蔚冬的嘴角上扬,露出笑容。

家里有一本相册,她把照片小心的放进册子里。

她问道:“苏蔚冬,拍照那会儿,你干嘛对着我笑。”

苏蔚冬忙着扫地,闻言,抬头道:“你长得好看。”

“那可不,你最大的优点就是眼光好,找了个好媳妇。”

对于田馨的自夸,苏蔚冬全盘接受:“你说的对,我运气好,有眼光,所以才能娶了你。”

晚饭还没做,苏蔚冬问她想吃什么。

她想了想,说道:“厢房墙角还有两个冬瓜没吃,炒冬瓜吧,另外菜地里的韭菜又长出来一茬,拿镰刀割点韭菜,做一个韭菜炒鸡蛋。”

院子里,田馨往鸡窝里扫了一眼,小鸡喔喔喔的伸着翅膀玩。

她长叹一声,不争气啊!新买来的小蛋鸡,还得再等两个月才能下蛋。

熬吧,熬到小鸡能下蛋就好了。

到时候,每天都能从鸡窝里摸出好几颗鸡蛋呢。

院子里有菜有鸡,这样的日子惬意自在极了。

夏天虽然热,可吃饭方便的很,比冬天要好。

等到了冬天,大部分家庭,只能守着白菜和土豆过日子了。

苏蔚冬的饭菜,可比食堂的要可口的多。

到了周末,田馨打算把好好归置一番。

换洗床单,还有窗帘也都是灰尘,也得拿下来洗洗。

苏蔚冬去厨房忙活,田馨换了新床单,拿着盆去院子里洗衣服。

搓衣板是新买的,用起来也顺手。

她的方向,正好能瞧见苏蔚冬在厨房忙碌的身影。

炝锅的葱花味飘过来,焦香焦香的。

苏蔚冬厨艺蛮好的,认真说起来,他的优点可不少。

下厨做家务,都是一把好手,温柔脾气也好,能包容田馨的任性。

床单洗完,她喊苏蔚冬帮忙晾衣服,今天是个艳阳天,最合适晒东西。

刚晾完,门口有人喊她:“田馨在吗?有你的信!”

门口站着的,是邻居蒋阿姨。

“田馨哪,我儿子不是邮递员吗?他说有你的信件,就先送了过来,免得派送耽误时间。”

“蒋阿姨,谢谢啊。”

“不客气,左邻右坊帮个小忙。”

送走蒋阿姨,田馨拆开信。

是吴婶寄来的。

上回苏蔚冬回去迁户口,田馨嘱咐过,让他去吴婶家跑一趟,打听打听田家人的情况。

吴婶说,她也不清楚,回头帮忙留意着。

这不,有了消息,吴婶赶忙写了一封信给她。

在信里,吴婶说,田静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听说成绩还不错。

具体分数吴婶也不清楚,她也是听家属楼其他人提起的。

田静的成绩距离本科还有点差距,但考专科院校还是没问题的。

听说,田静报志愿,第一志愿是首都的专科院校,后面两个志愿才是省内的。

家属楼里,有个家属还跟沈红缨有联系,两个人偶尔通通信,关于田家的情况,都是从她那知晓的。

吴婶说,这一切都是沈红缨自己的说辞,她那人喜欢夸大,说不准话里有水分。

田家现在条件不行了,田铁军没了铁饭碗,夫妻俩感情不好,时常吵架,沈红缨娘家弟弟又总跑来捣乱。

说是两口子张罗着离婚,往民政局跑了好几趟,都是田静哭着劝回来的,每回都不了了之。

日子过的没奔头,沈红缨好几封信都在信里抱怨,说自己命苦,好不容易在省城扎根,有了稳定的工作,现下啥都没了。

她的抱怨,别人就当个笑话听,家属楼里讲说几句,也没人真的同情她。

就连跟沈红缨通信的那位女家属也是,跟沈红缨关系并不亲近,只是想了解她的近况,增加点谈资罢了。

沈红缨何尝不是呢?她也舍不得繁华的省城,还想探听点消息,琢磨着回来呢。

吴婶最后写,让田馨放宽心,就算田静考去首都,也不会影响到她,说不准田静落了榜,是沈红缨故意吹嘘呢。

把信纸叠好,她往鸡窝里添了点鸡食。

田静能考上大学,田馨并不惊讶。

不管怎么说,田静也是书里的女主角,哪那么轻易就颓丧下去。

在书里,田静复读了一年,考上的是省城的大专,剧情没有写,她报考了首都的学校。